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xiān zì yāo zhī 2 niǎo nuó
【先】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 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 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 4. 姓。 典
【先】《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又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又姓。《韻會》晉有先軫。又《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
【自】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2. 从,由:~从。~古以来。 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腰肢】◎腰肢yāozhī[waistline;figure]腰身;身段
【腰肢】亦作“腰支”。腰身;身段;体态。南朝梁沉约《少年新婚为之咏》:“腰肢既软弱,衣服亦华楚。”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之五:“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前蜀韦庄《天仙子》词:“悵望前回梦里期,看花不语苦寻思,露桃花里小腰肢。”明徐渭《凯歌赠参将戚公》之二:“金印纍纍肘后垂,桃花寳玉称腰支。”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諦视,则腰肢纤弱,鬟髻宛然,似一女子将一婢。”瞿秋白《赤都心史》一:“酒阑兴尽,倦舞的腰肢,已经颓唐散漫,睡态惺忪。”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庞儿不如照片上那么丰满,腰支也不如十
【常】1. 长久,经久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 2. 时时,不只一次:~~。~客。时~。经~。 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 4. 姓。
【常】《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裳。《玉篇》恆也。《正韻》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詩·周頌》常于時夏。《箋》謂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又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又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又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
【袅娜】◎袅娜niǎonuó(1)[willowy;slenderandgraceful](2)形容草或枝条细长柔软柳丝袅娜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3)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那女子形体袅娜,如随风飘去漢
【袅娜】亦作“嬝娜”。1.细长柔美貌。南朝梁简文帝《赠张缵》诗:“洞庭枝嬝娜,澧浦叶参差。”唐白居易《柳枝》诗:“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他生的身躯嬝娜真堪美。”清孙枝蔚《秋柳》诗:“嫋娜曾几时,忽如女失宠。”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章:“倏忽见一女郎,擎茶具,作淡装出,嬝娜无伦。”2.摇曳。唐杜甫《桔柏渡》诗:“连笮动嫋娜,征衣颯飘颻。”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勒笔右行,舖平笔锋,尽力开散而急发也。后人或尚兰叶之势,波尽处犹嫋娜再三,斯可笑矣。”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