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词 / 望湘人

厌莺声到枕——望湘人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4 dào zhěn yīng shēng

厌莺声到枕释义

【厌】1. 嫌恶,憎恶:~恶(wù)。讨~。~倦。喜新~旧。不~其详。学而不~。  2. 满足:贪得无~。

【厌】《唐韻》於葉切《集韻》《韻會》益涉切,饜入聲。《說文》笮也。从厂,聲。《徐曰》笮,鎭也。壓也。一曰伏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將以厭衆。《前漢·杜鄴傳》折衝厭難。《註》厭者,壓也。鎭壓難,使之銷靡也。又《正韻》順從貌。《荀子·儒效篇》天下厭然猶一也。又《增韻》禳也,當也。《史記·高祖紀》於是因東游以厭之。又合也。《周禮·春官巾車》王后厭翟。《註》次其羽,使相迫也。又損也。《左傳·文二年》及晉處父盟以厭之。《註》厭猶損也。又《儀禮·鄕飮酒禮》賔厭介入門左。《註》推手曰揖,引手曰厭。《疏》引手曰厭者,以手向身引

【到】1. 从别处来:~达。~站。~来。~场。~任。~职。~案。签~。恰~好处。  2. 往:~群众中去。  3. 周全,全顾得着:周~。面面俱~。  4. 成功:得~。办~。  5. 姓。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枕】1.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头。落(lào )~。~席。  2.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戈待旦。~藉(纵横相枕而卧)。  3. 垫着:~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手上写)。

【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章荏切,斟上聲。《說文》臥薦首者。《釋名》枕,檢也,所以檢項也。《詩·唐風》角枕粲兮。《禮·內則》斂枕簟。又《唐韻》之賃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義同。又車後橫木也。《小爾雅》軫謂之枕。又魚腦中骨曰枕。《爾雅·釋蟲》魚枕謂之丁。又姓。《姓苑》出下邳。又《廣韻》直深切《集韻》持林切,音沈。繫牛杙也。又木名。《釋名》烏梓一名枕,一名豫。又《本草綱目》枕木卽釣樟。又叶知險切,音展。《詩·陳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爲,輾轉伏枕。zdi&#

【莺声】的啼鸣声。唐白居易《春江》诗:“鶯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元王逢《题张后山西堂》诗:“柳行接陇鶯声迥,椶影涵波鹤思閒。”2.多比喻女子宛转悦耳的语声。《水浒传》第一百回:“琼英在城下鶯声娇囀,叫道:‘我乃郡主,保护大王到此,快开城门。’”清王韬《淞隐漫录·白素秋》:“耳畔鶯声嚦嚦,口脂之馥直透鼻观。”

厌莺声到枕用户点评
tx
等你的温度

这句《厌莺声到枕》诗,表现了作者对于莺声的厌恶之情。诗中以“厌莺声”作为开头一字,立即将读者引入到作者的倦怠之中。以“到枕”作为结束一字,便意味着作者对莺声的烦扰不仅在白昼,甚至连夜晚在梦中也无法摆脱。这种情感的表现诚然具有独特之处,但抑扬顿挫之中似乎缺少了谐音之美,让人感觉略显呆板,给人以无奈之感。

2025-02-17 16:09:00
tx
WildflowerChild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诗中出奇地有意地将每句的末尾为“声”字和“枕”字押韵,着实技巧巧妙。这样的押韵方式将整首诗联系在一起,使人循环读来令人不忍放手。比如“念多少相思在枕”这句,没有用“声”,而是巧妙地出现了“枕”字,押韵方式令人耳目一新。这种独特之处,实在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才华。

2025-02-17 15:24:54
tx
温柔的眼神

总之,这首《厌莺声到枕》是一首展现了作者对于莺声厌恶情感的诗。虽然形式上的表达稍显平淡,但在一些细节上设计巧妙,交互处巧用了押韵,使得整首诗意义凸显。但诗之主题可能因人而异,在不同场景下可能有不同的阐释和感思。

2025-02-17 14:20:04
tx
双茧双生

或许,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阅读这首诗,会有不同的感觉。比如,在静谧的院子里,傍晚时分,听到莺声传来,或许会令人感到一丝的舒适。而阅读这首诗,则恰恰相反,将莺声赋予了厌恶之情。这种对比之处,让读者的感官有了一种独特的体验,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2025-02-17 14:03:13
tx
逍遥子

然而,这首诗的主题之一是作者对于某种声响的厌恶之情。这种情感的表露却并不十分细腻,给人一种平淡的感觉。可能是因为过于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没有香火气漫而来也未有徐徐而去,临感之情难以沐浴其中。如此一来,便让这首诗在表达情感上显得稍显平淡。

2025-02-17 14:00:59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