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yè jìng tiān fēng
【夜】◎ 天黑的时间,与“日”或“昼”相对:~晚。日日~~。~阑(夜将尽时)。~盲。~幕。~宵。~话。~袭。~行(xíng )。~战。
【夜】〔古文〕《唐韻》羊謝切《集韻》《韻會》寅謝切《正韻》寅射切,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夏小正》時有養夜。《註》猶言永夜也。《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又宣夜,窺天之器。《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又夜明,祭月之坎。《禮·祭法》夜明,祭月也。又武宿夜,武舞曲名。《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又子夜,晉曲名。《樂府·解
【静】1. 停止的,与“动”相对:~止。~态。~物。平~。风平浪~。 2. 没有声音:安~。寂~。僻~。冷~。肃~。~悄悄。~穆。~谧。~默。~观。~听。 3. 安详,闲雅:~心。~坐。 4. 古同“净”,清洁。 5. 姓。
【天风】天空,故称。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唐韩愈《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明郑若庸《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郭沫若《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