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词 / 浪淘沙

衣带宽、懊恼心肠终窄——浪淘沙

韵脚:入二十陌

平仄:平 仄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ī dài kuān ào nǎo xīn cháng zhōng zhǎi

衣带宽、懊恼心肠终窄释义

【衣带】1.束衣的带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南史·何敬容传》:“武帝虽衣浣衣,而左右衣必须洁。尝有侍臣衣带卷摺,帝怒曰:‘卿衣带如绳,欲何所缚?’”宋柳永《凤栖梧》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战国佩玉彩琉璃珠和带钩》:“依照当时审美观点或个人爱好,把这些材料、颜色、形状不同的珠子,搭配作成无一定形式的珠串,系在衣带间,更加显得美丽无比。”2.衣与带。亦代称衣着,装束。《管子·弟子职》:“夙兴夜寐,衣带必饰。”3.见“衣带水”。漢

【宽】1. 横的距离大,范围广,与“窄”相对:~广。~阔。~绰。~敞。~度。~旷。~窄。  2. 使松缓:~心。~衣。~解。~慰。  3. 不严厉,不苛求:~待。~宏。~厚。~松。~容。~恕。~仁。~赦。  4. 富裕:~裕。  5. 姓。

【宽】〔古文〕完《唐韻》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官切,平聲。《說文》屋寬大也。从宀莧聲。莧音桓,今文省作寬。一曰緩也。《廣韻》愛也,裕也。又舒也。《易·乾卦》寬以居之。《詩·衞風》寬兮綽兮。《註》寬,宏裕也。又《書·舜典》敬敷五敎在寬。又《增韻》不猛也。《書·大禹謨》臨下以,御衆以寬。又《君》寬而有制,從容以和。《左傳·昭二十年》子產謂子大叔曰: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又曰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又緩也。《史記·韓非列傳》寬則寵名譽之,人急則用介冑之士。又宥也。《史記·廉頗列傳》鄙賤之人,

【懊恼】◎懊恼àonǎo(1)[annoyed;upset]∶烦恼她懊恼得把请柬丢在桌上。——法·莫泊桑《项链》(2)[repent;feelremorse]∶懊悔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儒林外史》

【懊恼】烦恼。《百喻经·雇借瓦师喻》:“此弊恶驴,须臾之顷,尽破我器,是故懊恼。”唐韩偓《六言》之二:“惆悵空教梦见,懊恼多成酒悲。”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似这般大雪呵,街上黎民也懊恼。”鲁迅《书信集·致萧军》:“对于谣言,我是不会懊恼的……倘有谣言,自己就懊恼,那就中了造谣者的计了。”

【心肠】īncháng[heart;mood;stateofmind]心地

【心肠】;心绪。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序:“性和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宋王安石《少年见青春》诗:“心肠非故时,更觉日月驶。”《红楼梦》第二九回:“﹝宝玉﹞心中正自后悔,无精打彩,那里还有心肠去看戏?”巴金《家》二一:“‘你们还有心肠打牌?’觉慧这样想。”2.指感情。唐孟郊《古结爱》诗:“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宋陆游《次季长韵回寄》:“旧好自均亲骨肉,新知何怪薄心肠。”《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性,才成就得儿女心肠。”柯岩《红领巾的歌·三匹“马”的冰车》:“杨杨一个劲地摇头,什么也打不动他

【终】1.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2.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3. 人死:临~。送~。  4.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5. 姓。

【终】〔古文〕夊《廣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螽。《說文》絿絲也。又《玉篇》極也,窮也。《集韻》一曰盡也。《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原始要終。《書·仲虺之誥》愼厥終,惟其始。《詩·大雅》高朗令終。又《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又《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疏》歸其餘,分置于終末。言於終末乃置閏也。又《左傳·襄九年》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又《爾雅·釋天》月在壬曰終。又《前漢·法志》地方一里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里,成十爲終。又姓。《左傳·定四年

【窄】1. 横的距离小,与“宽”相对:狭~。~小。冤家路~。  2. 心胸不开朗,气量小:心~。  3. 生活不富裕:日子过得挺~。

【窄】《廣韻》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側格切,音責。狹也,迫也,隘也。

衣带宽、懊恼心肠终窄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