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zǒng diāo 2 yìng jiē céng shí èr
【总】1. 聚合,聚在一起:~之。~数。~体。~结。汇~。 2. 概括全部,主要的:~纲。~则。 3. 为首的,最高的:~司令。~裁。~经理。~统。 4. 束系,束头发:~角(jiǎo )。 5. 经常,一直:~是这样。 6. 一定,无论如何:~归。“万紫千红~是春”。 网
【总】〔古文〕《廣韻》《正韻》作孔切《集韻》《韻會》祖動切,音摠。《說文》聚束也。《徐鉉曰》今俗作摠,非。《廣韻》合也,皆也。俗作惣。《書•伊訓》百官總巳。《左傳•僖七年》若總其罪人以臨之。《註》總,將領也。《前漢•揚雄傳》解扶桑之總轡。《註》總,結也。《屈原•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註》總總,猶繜繜,聚也。又《釋名》總,束髮也,總而束之也。《詩•齊風》總角丱兮。《疏》總聚其髮,以爲兩角。《儀禮•喪服》總六升。《註》總六升者,首飾象冠。又禾稾曰總。《書•禹貢》百里賦納總。《疏》總者,總下銍秸禾穗與稾,總皆送之。
【雕】1.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悍。一箭双~。 2.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木~。浮~。玉~。~版。~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镌。~塑。~虫小技。 3. 有彩绘装饰的:~弓。~鞍。~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 4. 同“凋”。
【雕】《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音貂。《說文》鷻也。从隹周聲。《玉篇》鷲也。能食草。《禽經》雕以周之。《埤雅》雕,似鹰而大,黑色,俗呼皁雕。一名,其飛丄薄雲漢。今大雕翱翔水上,扇魚令出,沸波攫而食之。一名沸河。《史記·李廣傳》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又《荀子·議兵篇》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註》雕雕,章明之貌。又《爾雅·釋器》玉謂之雕。《又》雕謂之琢。《孟子》必使玉人雕琢之。《埤雅》雕之義,出於雕鶚之雕,雕性刻制故也。又官名。《周禮·冬官考工記》雕人。又雕題,國名。《禮·王制》雕題交阯。
【琼】1. 美玉:~玉。~莹。 2. 喻美好的:~瑶。~室。~姿。~筵。~章(美好的诗文)。~葩。~林宴(泛指皇帝宴请新科进士的宴会)。~枝玉叶。玉液~浆(美酒)。 3. 中国海南省的别称:~崖。~州。 方言集汇
【琼】《廣韻》《正韻》渠營切《集韻》葵營切,音煢。《說文》赤玉也。《詩·衞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傳》瓊,玉之美者。《韻會》錢氏曰:詩言玉以瓊者多矣。瓊華,瓊英,瓊瑩,瓊瑤,瓊琚,瓊玖,皆謂玉色之美爲瓊,非玉之名也。許叔重云:瓊,赤玉也。然木瓜所謂瓊玖,玖乃黑玉。亦非赤也。又《玉篇》積石爲樹,名曰瓊枝,其高一百二十仞,大三十圍,以琅玕爲之寶。《前漢·司馬相如傳》咀噍芝英兮嘰瓊華。《張揖註》瓊樹生崑崙西流沙濵,大三百圍,高萬仞,華蘂也,食之長生。又人名。《古今注》魏文帝宮人絕愛者,有莫瓊樹,薛夜來,田尚衣,
【映】1. 照射:~射。~照。 2. 反照,照射而显示:反~(a.反照,反射;b.把容观事物表现出来;c.向上级转达,如“~~群众意见”)。~衬(映托使显现)。~雪读书(形容家贫而苦读)。
【映】《廣韻》於敬切《集韻》《韻會》於慶切《正韻》於命切,英去聲。《說文》明也,隱也。《梁元帝·纂要》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潘岳·射雉賦》畏映日之儻朗。又《王羲之·蘭亭詩序》映帶左右。又《廣韻》烏朗切《集韻》倚朗切,音坱。《玉篇》映,不明也。
【阶层】◎阶层jiēcéng(1)[state]∶指出身于不同阶级的人,由于某种相同的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例如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2)[stratum]∶同一阶级里因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的层次
【阶层】指人类由于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的若干层次。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很多人,他不光想知道本阶层的生活,也想知道别阶层的生活。”柯灵《<阿英散文选>序》:“从知识阶层延伸到市民阶层,从游击式的业馀演出发展到专业化的长期演出,这个转折点是从‘孤岛’开始的。”
【十二】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贾公彦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颜师古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南朝齐王融《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