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仄 平
拼音: zhèng|zhēng lǎng yín
【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正】〔古文〕《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又朼載也。《周禮·夏
【朗吟】高声吟诵。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女﹞执红笺题诗一首,笑授暇,暇因朗吟之。”宋张炎《台城路·送周方山之吴》词:“朗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朗吟数百言,句句手自击节。”郭沫若《<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序》:“中国旧时对于诗歌本来有朗吟的办法。”清朱焘《北窗呓语》:“始则一蝉朗吟,渐而羣蝉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