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词 / 醉落魄

致知格物——醉落魄

韵脚:入八物

平仄:仄 平 平 仄

拼音: zhì zhī 2 4

致知格物释义

【致知】儒家哲学用语。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历代儒家学者对此有不同解释。汉郑玄认为“致知”是使人“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宋朱熹认为“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明王守仁则认为“致知”即“致吾心之良知”。参见“致良知”。

【格】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  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  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  4. 阻碍,隔阂:~~不入。  5. 击,打:~斗。~杀。  6. 推究:~致。  7. 树的长枝。  8. 至,来:~于上下。  9. 感通:~于皇天。  10. 变革,纠正:~非。  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物】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  2. 内容,实质:言之有~。  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物】《唐韻》文弗切《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音勿。《說文》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从牛。勿聲。《玉篇》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易·乾卦》品物流形。又《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周禮·天官·大宰》九貢,九曰物貢。《註》物貢,雜物,魚鹽橘柚。又《玉篇》事也。《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疏》物,事也。《禮·哀公問》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註》物,猶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又《詩·小雅》比物四驪。《傳》物,毛物也。《又》三十維物,爾牲則具

致知格物用户点评
tx
迷乱人心

不过“格物”有点心机啊~这是提醒你要用心去观察世界,发现万物之间的联系,精明的人看哪些骗子都玩不过哈哈哈!

2025-02-17 16:45:58
tx
whistlingWind2

这句诗意境高远,摒弃了浮华和虚幻,以简朴的语言将哲学的思考和人生的追求展示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思考的空间。

2025-02-17 16:26:46
tx
飞翔的鸟儿

这句诗不就是玩梗嘛~致知格物,就是给那些装深沉的人敲响警钟。“致知”啊,再瞎子都能看出来这是告诉你要用心去学习喽!说不定考试能拿高分呢!

2025-02-17 16:13:44
tx
浮生若梦

意境之美则更是引人入胜,好似闪烁的星光,点亮了黑暗的人生,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无论是读来,还是诵读,都能使人不禁陶醉其中,为之心神一震。

2025-02-17 15:41:46
tx
PurpleRain

这句诗怼翻了教育的价值,不再是盲目的填鸭了。知识融入生活,不仅会来事,还得有本事!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纸上谈知识,还有行动、实践的一环!哟,逆行放大招,来一发“致知格物”,解锁知识的新打开方式!

2025-02-17 14:56:54
tx
浪花里流浪

别人说这句诗是永恒的真理,但是我告诉你们,人家孔老夫子说的时候不也是18岁的小鲜肉嘛,用哈韩小哥的话说,这不就是当年的“前浪”吗!

2025-02-17 14:48:50
tx
再见那朵花

此句诗语简练而寓意深远,字里行间蕴藏着学问的哲理。它以精炼的笔墨勾勒出知识追求和实证求真的理念,传达了勤于思考、追求真理的学问态度。诗中的“致知格物”四个字,有如四面柱石,构筑起稳健可靠的学问阶梯,引导着学识追求者迈向更高更精的学问殿堂。

2025-02-17 14:23:41
tx
宁静夜晚

整体来看,这句诗通过简单而明了的用词和深刻而抽象的意境,以及节奏感十足的韵律,传达出了对智慧和人生真实意义的追求,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2025-02-17 14:16:02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