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jiáo|jué|jiào lè|lēi xiǎng xián jīn zǐ liú
【嚼】◎ 用牙齿咬碎:细~慢咽。味同~蜡。 | ◎ 义同(一),用于某些复合词:咀~。 | ◎ 〔倒(dǎo)~〕反刍,牛等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 典
【嚼】《唐韻》才爵切《集韻》《韻會》《正韻》疾爵切,音皭。《說文》本作噍,齧也。《玉篇》噬嚼也。《後漢·五行志》嚼復嚼者,京都飮酒相强之辭也。《集韻》或作。又《唐韻》《集韻》才肖切《正韻》在笑切,音誚。同噍。又《集韻》子肖切,音醮。義同。詳前噍字註。
【勒】1.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 2.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马。 3. 强制:~令。~索。 4. 统率:~兵。 5. 雕刻:~石。~碑。~铭。 | 1. 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紧。 2. 方言,强制,逼迫。
【勒】《唐韻》盧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楞入聲。《說文》馬頭絡銜也。从革,力聲。一說馬轡也,有銜曰勒,無曰羈。《釋名》絡也。絡其頭而引之。《玉篇》馬鑣銜也。《前漢·匈奴傳》鞌勒一具。又《增韻》抑也。《玉篇》抑,勒也。又刻也。《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物勒工名,以考其誠。《註》刻名于器,以備考驗。又《廣韻》石虎諱勒,呼馬勒爲轡。
【响】1. 声音:~声。~箭。~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音~(a.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b.泛称收音、录音、扩音等设备)。 2. 发出声音:钟~了。 3. 声音高,声音大:~亮。~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4. 回声:~应(yìng )。如~斯应(喻反应迅速)。
【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兩切,音享。《說文》聲也。从音鄕聲。《註》徐鍇曰:聲之外曰響。響猶怳也,怳怳然浮也。實而精者曰聲,朴而浮者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玉篇》應聲也。《書·大禹謨》惟影響。又方響,樂器。《杜陽雜編》太和九年,宮人沈阿翹進白玉方響。 《集韻》或作。《韻會》又作鄕。通作嚮饗。
【衔】1. 马嚼子。 2. 用嘴含,用嘴叼:~枚。燕子~泥。 3. 含在心里:~恨。~冤。~恤(含哀,怀着忧伤)。~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4. 接受,奉:~命。 5. 指前后相接:~接。 6.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学~。军~。官~。
【金】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 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3. 钱:现~。基~。挥~如土。 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 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
【金】〔古文〕《唐韻》居音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又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
【紫骝】南史·羊侃传》:“帝因赐侃河南国紫騮,令试之。侃执矟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唐李益《紫骝马》诗:“争场看鬭鸡,白鼻紫騮嘶。”明陆采《明珠记·探留》:“暂向垂杨繫紫騮,拂拭征衣垢,朱门十丈蟠双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