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平十七眞
平仄:平 平 平 平
拼音: bù xiào zhī rén
【不肖】◎不肖bùxiào(1) [unworthy]∶品行不好,没有出息(多用于子孙)(不肖子孙)(2) [Nothingdoing]∶谦辞。不才,不贤臣等不肖,请辞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肖】1.谓子不似父。《礼记·杂记下》:“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于其国……主人对曰:‘某之子不肖,不敢辟诛。’”郑玄注:“肖,似也。不似,言不如人。”《史记·五帝本纪》:“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司马贞索隐引郑玄曰:“言不如父也。”后用以称子孙之不孝。巴金《秋》四五:“他们这些不肖子弟拿了爹的钱,又不听爹的话。”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好,我说过,我说过,我是为我这些不肖的子孙才说的。”2.不相象。清黄宗羲《赠黄子期序》:“有慈豁霞生者,无所传授,多为村落传神,无有不肖。”3.不成材;不正派。《礼记·射义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人】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不肖之人,有志随波逐流,无为而念,非能有所为,非能有所立。踌躇于事与非事之间,迟疑而不决断。此如陈奏之舞者,蹭蹬无法前行,纠缠不解。如古人所云:“不行于不义,则就承于辱。”不肖之人无法凭借坚定的意志站稳脚跟,只能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不肖之人多自私自利,唯生存和享受乃所思,不能知他人之苦,不能感万民之忧。此类人如陈奏舞者,风流快意,无意去担当与付出。有诗曰:“麒麟抱圣裤,墨鸦舞百灾。”不肖之人,其后果自当承担。
昔人云:“不肖之人,如戏之陈奏舞也。”其人纷扰,无所志向,如戏中之陈奏,舞态狼狈,殊不合乎正道之常。此谓不肖也。然而,不肖之人亦不全为恶,有之能自省自悟,后悔前非,重新踏上正途。其人之心,如死灰复燃,犹如凤凰涅槃,重生焕发。
然而,不宜过于嘲笑不肖之人。因人之为人,行之所至,常有舛差之处。如陈奏舞之人,虽纷扰狼狈,或不恰之处,然亦可取其独到之处。不肖之人,亦有独立思考之时,或能触类旁通之机,或能别出心裁,自成一将。盖不肖之人,如弯腰之竭力之舞者,即使困顿,仍有明亮之光芒可寻。
而又有些不肖之人,自恃聪明绝顶,心高气傲,狂妄无知。如陈奏之舞,妄自尊大,无视他人目光。此等人,沉溺于虚妄之中,真正才情愈发黯然。如名士云:“众追名利亦凋谢”。不肖之人,其命运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