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去十一暮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nán|nā cāng huáng shān lù
【南】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 2. 姓。 | ◎ 〔~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南】〔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又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又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又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又《翻譯名義》合掌作禮
【苍黄】◎苍黄cānghuáng(1)[begreenishyellow]∶灰黄色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鲁迅《故乡》病人面色苍黄(2)[blackoryellow]∶《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后来用“苍黄”比喻事物的变化◎苍黄cānghuáng[inaflurry;inpanic]匆促慌张神色苍黄
【苍黄】1.青色和黄色。元许谦《冯公岭》诗:“寒松荒草间苍黄,照眼峥嶸三十里。”2.黄而发青;暗黄色。《素问·五常政大论》:“其色苍黄。”王冰注:“色黄之物外兼苍也。”唐元稹《酬李六醉后》诗:“健羡觥飞酒,苍黄日映篱。”丁玲《奔》:“夹在这里奔着的,还有那些苍黄的不像人样的女人们。”3.引申为苍凉。唐于逖《野外作》诗:“穷郊日萧索,生意已苍黄。”清倪瑞璿《过凌城庙谒古戴二公忠义冢》诗:“老树枝交天,苍黄覆古庙。”4.《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以“苍黄”比喻事物
【山路】hānlù[mountainroad]山中小路山路弯弯:山菌山墙山东梆子山池山珍海胥山实山陲山委山寒水冷山花山田山都山简兴山臣山苗山贼山足山陵跑路抄近路泣路谏路蚰蜒路途路海路柴路车到山前必有路杏园路赭衣塞路截头路发射极耦合逻辑集成电路象路方骖并路客路集成电路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