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下平二仙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dòu bā 4 chuān shān
【窦】1. 孔、洞:狗~。 2. 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的部分:鼻~。~房结。 3. 端倪:疑~。弊~。 4. 姓。
【窦】《廣韻》田切《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說文》空也。《禮·月令》穿竇窖。《註》入地隋曰竇。又鑿垣爲孔曰竇。《左傳·襄十年》王叔之宰曰:蓽門圭竇之人。《註》竇,穿壁爲小戸。又穴也。《禮·禮運》禮義者,順人情之大竇。《註》竇,孔穴。又水道也。《左傳·襄二十六年》齊烏餘襲我,高魚有大雨,自其竇入。《註》雨故水竇開。又決也。《周語》不竇澤。《註》竇,決也。又地名。《左傳·莊九年》殺子糾于生竇。《註》生竇,魯地。《北史·魏本紀》泰常七年,自雲中西幸屋竇城。《水經注》漢武微行柏谷,遇辱竇門。又感其妻深識之
【八】◎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典
【八】《唐韻》博拔切《集韻》《韻會》《正韻》布拔切,音捌。《說文》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徐曰》數之八,兩兩相背,是別也。少隂數,木數也。《玉篇》數也。又《集韻》補內切,音背。《趙古則六書本義》八,音背,分異也,象分開相八形,轉爲布拔切,少隂數也。又《韻補》叶筆別切,音。《張衡·舞賦》聲變諧集,應激成節。度終復位,以授二八。又《韻補》叶必益切,音璧。《張衡·西京賦》叉簇之所攙捔,徒搏之所撞。白日未及移,巳獮其什七八。又八八。《通雅》八八,外國語稱巴巴。《唐書·李懷光傳》德宗,以懷光外孫燕八八爲後。漢典考證:〔《
【布】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 2. 古代的一种钱币。 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 5. 流传,散播:~道。~施。 6. 做出安排:~置。~景。~局。 7. 姓。
【布】〔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故切,音抪。《說文》布枲,織也。《廣韻》布,帛也。《小爾雅》麻紵葛曰布。《釋名》布,布也。布列衆縷爲經,以緯橫成之也。又太古衣皮,女工之事始于是,施布其法度,使民盡用之也。《易·說卦》坤爲布。《詩·衞風》抱布貿絲。《傳》布,幣也。《疏》此布幣謂絲麻布帛之布。幣者,布帛之名。《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布之衣。又泉也。《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前漢·食貨志》布貨十品,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
【穿】1. 破,透:~透。揭~。~窬(钻洞和爬墙,指盗贼)。~凿。 2. 通过,连通:~过。~行(xíng )。 3. 着(zhuó)衣服鞋袜:~衣。~鞋。
【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緣切,音川。《說文》通也,穴也。《詩·召南》誰謂無牙,何以穿我屋。《前漢·食貨志》彭吳穿穢貊,朝鮮置滄海郡。《註》本皆荒梗,始開通之,故言穿。又《增韻》委曲入也,鑽也,鑿也。《前漢·溝洫志》穿渠漑田。又《廣韻》孔也。《史記·鄧通傳》孝文夢欲上天,有一黃頭郞從後推之,上顧見其衣裻帶後穿。《後漢·耿恭傳》衣屨穿決。又國名。《爾雅·釋地八狄疏》六曰穿胷。又《本草》百穿,蜂房也。又《拾遺記》江東謂正月二十日爲天穿日,用紅縷繫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又《廣韻》尺絹切《集韻》《韻會》《
【衫】◎ 上衣,单褂:长~。衬~。汗~。棉毛~。 典
【衫】《唐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音杉。《篇海》小襦也。一曰單襦。《釋名》衫,芟也,衫末無袖端也。《束皙·近游賦》脅汗衫以當。又衣之通稱。《唐書·車服志》士人以枲紵襴衫爲上服,馬周請加襴袖褾襈,開骻者名缺骻衫。 《集韻》通作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