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四紙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shì ēn yuàn tōng shēn
【是】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 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 11.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恩怨】怨ēnyuàn(1)[pastkindnessandgrudge;oldscores]∶感恩之情与仇怨之情(2)[resentment]∶仇恨典
【恩怨】恩与怨。《公羊传·庄公四年》“此復讎也,曷为葬之”汉何休注:“据恩怨不两行。”清昭槤《啸亭杂录·吴春麓语》:“宽与虐,恩怨之府。”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宋明野史所记诸事,虽不免杂恩怨之私,但大抵亦不过甚。”2.指情侣夫妻间的恩爱怨情。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宋黄庭坚《听宋宗儒摘阮歌》诗:“深闺洞房语恩怨,紫燕黄鸝韵桃李。”3.偏指怨恨。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是一言之间,志在报復而自忘其过,尚能置大恩怨乎。”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谁无恩怨,谁乏牢骚,悉以
【通身】1.全身;浑身。《陈书·高祖纪下》:“仙人见於罗浮山小石楼,长三丈所,通身洁白,衣服楚丽。”清李渔《蜃中楼·辞婚》:“听了使君之言,不觉通身汗下。”曹禺《雷雨》第一幕:“她通身黑色。旗袍镶着银灰色的花边。”2.整个物体。《北史·穆观传》:“明元亲临其丧,悲动左右,赐以通身隐起金饰棺。”张洁《尾灯》:“那个暖水瓶通身雪白,上面还画了一枝蓝色的水仙。”3.完全,全部。《醒世姻缘传》第四三回:“合那刑房张瑞风明铺夜盖的皮缠,敢是那刑房不进去,就合那禁子们鬼混,通身不成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