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仄 仄
拼音: fēng fān guò hòu shā|shà niǎo zhuì
【风帆】“风颿”。1.船帆。清林则徐《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转眸已失大小虎,须臾沙角风颿收。”郭风《叶笛集》:“我看见无数的双桅船,以它们的高耸的桅杆、红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风帆,张起或卷下的风帆,来装饰你的港口。”2.指张帆乘风而行的船。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严程迫风帆,劈箭入高浪。”宋周密《齐东野语·三高亭记改本》:“尝试倚楹而望,水光浮空,云日上下,风颿烟艇,飘忽晦明。”明张煌言《怀王媿两少司马徐闇公沉复斋中丞》诗:“南望铜陵又一山,风颿千尺鲸波间。”艾芜《海
【过后】uòhòu(1)[afterwards]∶往后这个问题先这么解决,有什么事,过后再说(2)[later]∶后来那件事我过后才知道
【过后】来。《亢仓子·臣道》:“若费财、烦人、危官,苟效一时功利,规赏於主,不顾过后貽灾於国。”宋李觏《小雨》诗:“来时槁叶疎疎响,过后浮云片片光。”《红楼梦》第二八回:“过后宝玉出去,终究解下来,扔在个空箱子里了。”丰子恺《从孩子得到的启示》:“过后回想,这回好似全家的人突发地出门游览两天。”冰心《我的朋友的母亲》:“他看见我,意外的欢喜,听到他姐姐死去的消息,也哭了一场。过后才问起他的孩子。”
【沙】1. 非常细碎的石粒:~子。~石。风~。~尘。~砾(沙和碎石块)。~漠。~丘。~滩。~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暴。~浴。~疗。~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 像沙的东西:~糖。豆~。~瓤。 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哑。 4. 姓。 | ◎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沙】《唐韻》所加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加切,音紗。《說文》水散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見。楚東有沙水。《水經注》逢澤陂東北流爲新溝,又東北注梁爲沙水。又《山海經》盧其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又潁水之別名。《爾雅·釋水》潁爲沙。《註》謂大水溢出別爲小水之名。又疏土也。《易·需卦》需于沙。《正義》沙,水旁之地。《詩·大雅》鳧鷖在沙。又州名,在西徼外,取沙角山爲名,卽三秦記鳴沙山也。《廣輿記》沙州鳴沙山,峰勢危峻,沙如乾糖。天氣淸朗則沙鳴,聞數里外。又流沙,西境極遠之地。《書·禹貢》西被于
【鸟】◎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类。候~。益~。~语花香。
【鸟】《唐韻》都了切《集韻》《韻會》丁了切,音蔦。《說文》長尾禽總名也。《正韻》常時曰鳥,胎卵曰禽。《爾雅·釋鳥》鳥之雌雄不可別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書·堯典》厥民析鳥獸孳尾。《周禮·秋官·翨氏》掌攻猛鳥。又《硩蔟氏》掌覆妖鳥之巢。《註》硩,摘也。摘其巢而去之。《正字通》二足而羽謂之禽。或曰鳥觜曰咮曰喙,爪曰距,尾曰翠,一作臎,一名尾罌。膍胵曰奧,嚨曰亢曰員官,項畜食處曰嗉,翅曰翮曰翎,頸毛曰翁,腳短者多伏,腳長者多立,腳近翠者好步,腳近臆者好躑。《師曠·禽經》羽蟲三百六十,毛協四時,色合五方。又星名。
【坠】1. 落,掉下:~马。呱呱~地。 2. 往下沉:下~。 3. 系挂在器物上垂着的东西:扇~儿。~子(a.垂着的东西;b.流行于中国河南、山东的一种曲艺,如“河南~~”)。
【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類切,垂去聲。《說文》侈也。《爾雅·釋詁》落也。《論語》未墜於地。《韓詩外傳》星墜木鳴,國人皆恐。又《集韻》直律切,音术。義同。隊隧古通,經史皆互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