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诗 / 是岁之夏紫芝复生成丛大者径七八寸

赋形虽恨小——是岁之夏紫芝复生成丛大者径七八寸

韵脚:上三十小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hèn xiǎo suī fù xíng

赋形虽恨小释义

【恨】1. 怨,仇视:怨~。愤~。仇~。痛~。  2. 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事。悔~。遗~。抱~终天。

【小】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 时间短:~坐。~住。  4. 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 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6. 妾:~房。 典

【虽】◎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虽】〔古文〕《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又《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又《玉篇》推也。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漢典考證:〔《註》小雅棠棣曰,每有良朋〕 謹照原文小雅棠棣曰改詩曰

【赋形】谓赋予人或物以某种形体。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造化赋形,支体必双。”清俞蛟《梦厂杂著·蜰虫》:“夫蜰虫与蚊蚋蚤蝨,赋形虽殊,其噬人肤血则一也。”2.谓模拟形体。唐韩愈《嘲鼾睡》诗之二:“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内召以后,更细意熨贴,因物赋形,无一字不稳愜。”梁启超《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自罗马解纽以后,而后之新民族,皆赋形于罗马。”

赋形虽恨小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