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2|2 tíng huà gě
【桡】1. 〔~骨〕前臂靠大指一侧的骨头。 2. 桨,楫。 | 1. 古同“挠”,削弱。 2. 古同“挠”,打扰。
【桡】《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女敎切,音閙。《說文》曲木。《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惟轅,直且無橈也。又枉也。《禮·月令》命有司申嚴百,毋或枉橈。又弱也。《易·大過》棟橈,凶。《前漢·高帝紀》與酈食其謀橈楚權。又散也。《易·說卦傳》橈萬物者莫疾乎風。又摧折也。《左傳·成二年》畏君之震,師徒橈敗。又層橈,屋飾也。《淮南子·本經訓》夭矯曾橈。又柔橈,骨體耎弱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柔橈嫚嫚,嫵媚纖弱。《揚子·方言》自關而西,凡物小謂之孅橈。又《集韻》《韻會》《正韻》女巧切,音橈。亂也。又《集韻》爾紹切,音獶。
【停】1. 止住,中止不动:~止。~产。~学。~职。~顿。~刊。~战。~业。~滞。 2. 总数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十~儿有九~儿是好的。 3. 暂时不继续前进:~留。~泊。 4. 妥当:~妥。~当。
【停】《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廷。行中止也。《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周而復始,上下不停。又《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註》停停,樸遬不長也。又叶徒當切,音唐。《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 《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画舸】画船。南朝梁元帝《赴荆州泊三江口》诗:“莲舟夹羽氅,画舸覆緹油。”唐岑参《早春陪崔中丞泛浣花溪宴》诗:“红亭移酒席,画舸逗江村。”元张埜《水龙吟·皇庆癸丑重九登南高峰寄柳汤佐同知》词:“浙浦寒潮,苏堤画舸,吴宫烟树。”明何景明《送叶生还闽中兼怀郑继之》诗:“江南画舸春柳低,海上茅堂白云满。”参见“画船”。
细腻的意境流露出人们对宁静与平和的渴望。画舸停桡,不仅仅是描述船只的一种状态,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期望,让人心生向往。这种情感穿透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美妙。
这句诗用上下平仄的平仄对立来表现画舸停桡的情景,节奏感强烈。平仄的运用使得整句诗的韵律感更加饱满,读起来如琴弦的悠扬乐曲,引人入胜。
诗意深沉,字面上停泊船只的寓意不言而喻,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思考。画舸停桡,船静而人动,温柔而坚定。让人内心产生一种安慰,时间并未因为船只的停泊而停滞不前,还在继续复苏。
韵律的优美与词意的含蓄相得益彰,使得这句诗富有内涵和魅力。作者巧妙地运用词语,将船只停泊的场景描绘得十分清晰,令人如临其境。透过这句诗,读者可以感知到作者对宁静与静谧的向往,也可以在平凡中找到自己内心的宁静。
这句诗“画舸停桡”,用词简洁明了,表达了船只静止停泊的意境。舞动的画舸,被作者徐徐安放,仿佛凝固在时间的河流中。在这样的描写下,读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船只停泊时的静谧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