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pō huán dǔ xiāo rán zì yú
【颇】1. 偏,不正:偏~。~覆。~僻。 2. 很,相当地;~为(wéi)。~佳。~久。~以为然。 3. 姓。 汉
【颇】《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音坡。《玉篇》不平也,偏也。《書·洪範》無偏無陂。《釋文》舊本作頗,音普多反。《又》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傳》在位不敦平,則下民僭差。又《多方》爾乃惟逸惟頗,大遠王命。《韻補》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叶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又,攺頗爲陂,以从今音,古音遂湮滅矣。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火切,音叵。《博雅》少也。又差多曰頗多,良久曰頗久,多有曰頗有。《史記·叔孫通傳》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又《廣韻》《
【环堵萧然】堵萧然huándǔ-xiāorán[inacold,bareroom]环堵:四面土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陶渊明集·五柳先生传》解释tabPane.addTabPage(document.getElementById("cy"));◎环堵:玶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室中空无一物,极为
【自娱】◎自娱zìyú[amuseoneself]使自己在娱乐或愉快的状态中得到消遣他读书自娱
【自娱】自寻乐趣;自以为乐。《楚辞·离骚》:“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史记·南越列传》:“老臣妄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新五代史·唐臣传·李袭吉》:“袭吉为人恬淡,以文辞自娱。”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五·记观宋荔裳画》:“因得摹本珍藏,暇日展玩以自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