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zhōng bù xié huì hé
【终】1.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2.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3. 人死:临~。送~。 4.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5. 姓。
【终】〔古文〕夊《廣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螽。《說文》絿絲也。又《玉篇》極也,窮也。《集韻》一曰盡也。《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原始要終。《書·仲虺之誥》愼厥終,惟其始。《詩·大雅》高朗令終。又《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又《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疏》歸其餘,分置于終末。言於終末乃置閏也。又《左傳·襄九年》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又《爾雅·釋天》月在壬曰終。又《前漢·法志》地方一里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里,成十爲終。又姓。《左傳·定四年
【不谐】◎不谐bùxié[discordance]不顺利,不成功马谡见事不谐,教军紧守寨门,只等外应。——《三国演义》
【不谐】1.不和谐。《宋史·乐志三》:“﹝杨杰﹞言大乐七失……二曰八音不谐,鐘磬闕四清声。”2.不成。《后汉书·宋弘传》:“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宋黄庭坚《古风次韵答和甫》之一:“万端作计身愁苦,一事不谐鬢苍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绣》:“踰时而返,谓刘曰:‘事不谐矣!阿绣已字广寧人。’”3.不遇。《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唐皇甫枚《王知古》:“嗟乎王生,生世不谐,而为狐貉所侮,况其大者乎!”
【会合】◎会合huìhé(1)[join;assemble;converge;meet;bringtogether]∶聚集到一起两军会合后继续前进(2)[rendezvous][航空]∶两个或多个物体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以零相对速度相遇
【会合】1.聚集;聚合。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唐皇甫枚《三水小牍·步飞烟》:“虽羽驾尘襟,难於会合,而丹诚皎日,誓以周旋。”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五章:“在月影婆娑的白杨林里,黑老蔡一伙人和杨英他们会合了。”2.见面;相逢。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宋苏舜钦《颍川留别王公辅》诗:“解携春波上,会合知何秋?”冯雪峰《秋夜怀若迦》:“在这样悲苦中,我们所祝福的,便只有在暗黑的秋夜,旷野里会有一地给你和妹妹一刹那的会合之一事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