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báo|bó|bò yíng 1 lǚ bīng jiàng xiāo
【薄】1. 厚度小的:~片。~饼。 2. 冷淡,不热情:~待。 3. 味道淡:~酒。 4. 土地不肥沃:~田。 | 1. 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2. 轻微,少:~礼。~产。~命。~寒。~酬。菲~。 3. 不庄重,不厚道:~夫。~幸(负心)。~情。轻~。刻~。 4. 轻视:鄙~。厚今~古。 5. 不充实,不坚强:~弱。 6. 迫近:~近。~暮(傍晚)。日~西山。 7. 古同“箔”,帘子。 8. 姓。 | ◎ [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有清凉
【薄】《唐韻》傍各切,音泊。林薄也。《楚辭註》林草不交錯曰薄。《揚雄·甘泉賦》列新雉于林薄。《註》草叢生曰薄。又簾也。《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史記·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爲生。《索隱曰》織蠶薄也。又厚薄。又少也。《詩·周南》薄澣我衣。又聊也。《詩·周南》薄言采之。又輕也。《前漢·董仲舒傳》愍世俗之靡薄。又嫌也。《前漢·張安世傳》薄朕忘故。又《揚子·方言》勉也。秦晉曰釗,或曰薄。故其鄙語曰薄努,猶勉努也。又《博雅》薉也。又集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奄薄水渚。又《史記·蘇秦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又被也。《
【莹】1. 光洁像玉的石头。 2. 光洁,透明:晶~。~白。~澈。~洁。 方言集汇
【莹】《廣韻》永兵切《集韻》《正韻》于平切《韻會》于營切,音榮。《廣韻》玉色。又《集韻》石似玉。《詩·衞風》充耳琇瑩。《傳》琇瑩,美石也。《詩·齊風》尚之以瓊瑩乎而。《傳》瓊瑩,石似玉。《韻會》詩詁曰淇奧詩:充耳琇瑩。註:毛云:琇瑩,美石也。詩:尚之以瓊華,尚之以瓊英,尚之以瓊瑩。註:毛云:瓊英,石似玉。鄭云:石似瓊,似瑩。今詳琇瑩與琇實同文,瓊瑩與瓊英瓊華同文,則瑩非玉石矣。毛說非也。况瓊旣爲玉之美,瑩又爲次玉之石,則一瑱乃似二物,鄭說非也。凡玉之生,以及其成,有榮有英,有華有實,猶草木也。瑩卽榮也,謂玉之始
【肌】◎ 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由许多纤维组成(通称“肌肉”):~肤。~理。心~。随意~。
【肌】《唐韻》居夷切《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音飢。《說文》肉也。《玉篇》肌膚也。《正韻》膚肉。《正字通》人身四支附骨者皆曰肌。《釋名》肌,懻也。膚幕堅懻也。又密肌,蟲名。《爾雅·釋蟲》密肌,繼。英《註》未詳。又《韻會》或作。《列子·黃帝篇》骨不。又《集韻》居氣切,音旣。體也。
【缕】1. 线:千丝万~。不绝如~。 2. 泛指线状物。
【缕】《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音僂。《說文》綫也。《廣韻》絲縷。《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孟子》有布縷之征。《楚辭·招魂》秦篝齊縷。又覼縷。委曲也。《柳宗元·寄許孟容書》雖欲秉筆覼縷。又結縷,草名。《爾雅·釋草》傅橫目。《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又《集韻》郞侯切,音婁。褸或作縷。《玉篇》貧無衣,醜弊也。《小爾雅》布褐而紩之,謂藍縷。《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藍縷,敝衣。《類篇》褸或作縷。
【冰】1.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淇淋。 2.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糖。~晶石。 3. 使人感到寒冷:~手~脚。 4.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上。 5. 洁白明彻:~绡。~心。~清玉洁。~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冰】〔古文〕《唐韻》筆陵切《集韻》《韻會》悲陵切,逼平聲。《說文》本作仌。《徐曰》今文作冰。《韓詩》說冰者,窮谷隂氣所聚,不洩,則結而爲伏隂。《禮·月令》孟冬水始冰,仲冬冰益壯,季冬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冰以入。《周禮·天官》淩人共冰。秋刷冰室,冬藏春啓,夏頒冰。又《爾雅·釋器》冰,脂也。《註》莊子云:肌膚若冰雪。冰雪,脂膏也。《疏》脂膏一名冰脂。又矢筩蓋曰冰。《左傳·昭二十五年》公徒釋甲執冰而踞。《註》冰,櫝丸蓋。《疏》盛弓者也。或云:櫝丸是箭筩,其蓋可以取飮。又《集韻》《正韻》魚陵切,音凝。同凝。《正
【绛绡】红色绡绢。绡为生丝织成的薄纱、细绢。晋郭璞《游仙诗》之十:“振髮晞翠霞,解褐被絳綃。”宋李清照《采桑子》词:“絳綃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清周亮工《寿陆违之》诗:“莫恨归途晚,新诗满絳綃。”
这句诗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增强了美感的张力。诗中的“绛绡”、“缕薄”、“冰肌莹”等词语都充满了浓郁的色彩和质感,使人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和触觉联想。用这样的形容词,贯穿整句诗,使诗歌充满了鲜明的形象感,使人沉浸其中。
这句诗使用了细腻而含蓄的语言,犹如琴音般温婉动听。诗句中的“绛绡”、“缕薄”等词语构成了一个含蓄而美丽的音韵体系,给人带来了一种宁静而动听的感觉。整句诗通过韵律的流转,使人仿佛陷入了一种恍若隐约的境界,让人产生沉思和想象。
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通过诗人细致入微的描写,似乎可以感受到那丝丝绸缎轻盈的触感,那薄冰般的清凉。同时,诗句中的韵律流转,仿佛带领人们进入了一片宁静的理想境界,让人陶醉其中。
“绛绡缕薄冰肌莹”这句诗展现了一种婉约细腻的美感。用词精炼,选用了形容绸缎与冰肌的词汇,形象地表达了细腻光滑的触感。同时,韵律上也体现了一种柔美的节奏感,使人感受到了诗句所要表达的女性婉约之美。
这句诗创造了一种冷艳的意境,引人入胜。诗人通过“绛绡”、“缕薄”、“冰肌莹”一系列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一种高雅与清冷并存的气质。这种冷艳之美,既有一种难以触摸的距离感,又散发着一种不可抑制的吸引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句诗的韵律和整体节奏非常和谐,通过选用了多个音节相同的词语,如"绛绡"和"缕薄","冰肌"和"莹"等,使整个句子产生了明快而优雅的音韵效果。同时,作者运用了平仄和押韵的技巧,让句子更加朗朗上口,增加了诗歌的美感。
这句诗的意境清新雅致,将女子的美丽描绘得细致入微。绛绡缕薄、冰肌莹晶,似乎带有淡淡丝绸和冰雪的香气。整句诗意境迷人,使人联想到清冷的冬日和柔软的红绫,给人一种清新温暖的感觉。
这句诗的用词精准,通过描写女子的衣物和肌肤,展现了她们的美丽和脆弱。"绛绡"和"缕薄"配合使用,形容女子的服饰,给人一种轻盈婉约的感觉。"冰肌莹"则形容女子的肌肤,既表达了洁白晶莹的特点,又给人一种清凉透明的感觉。用词简洁而富有想象力,使诗句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