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dào zī zhū jiǎn shù
【到】1. 从别处来:~达。~站。~来。~场。~任。~职。~案。签~。恰~好处。 2. 往:~群众中去。 3. 周全,全顾得着:周~。面面俱~。 4. 成功:得~。办~。 5. 姓。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锱铢】铢zīzhū[trifle]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奈何取之尽锱铢。——唐·杜牧《阿房宫赋》典
【锱铢】锱和铢。比喻微小的数量。《庄子·达生》:“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錙銖。”《淮南子·兵略训》:“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錙銖有餘。不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数倍不足。”唐柳宗元《披沙拣金赋》:“观其振拔污涂,积以錙銖,碎清光而竞出,耀直质而特殊。”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吾无遗债累汝,汝亦无父母兄弟掣肘,得行己志,可勿受錙銖聘金。”2.比喻微利,极少的钱。清梁章鉅《归田琐记·曼云先生家传》:“余常谓公平生有数反。家无常物,而用财如泥沙,不计有无,至錙銖之入,輒相顾动色,不苟取。”清许秋垞《闻见
【检束】iǎnshù[regulate]检点约束
【检束】。唐韩愈《感春》诗之二:“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十:“要知淡泊者,必为浓艷人所疑;检束者,必为放肆子所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由是益自检束,乡中称盛德焉。”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近常从事于翻译,间有短评,涉及时事,而信口雌黄,颇招悔尤,倘不再检束,不久或将不能更居上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