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ǒu|yòu bēi yóu zhuàn qián jiǔ qián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碑】◎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丰~。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tà )。~帖。~林。里程~(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
【碑】《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陂。《說文》豎石也。《禮·祭義》君牽牲,旣入廟門,麗於碑。《疏》君牽牲,入廟門,繫著中庭碑也。用之曰:公食大夫禮,庶羞於碑內,庭實於碑外。燕禮聘禮皆云:賔自碑內聽命。又士昏禮,賔入廟門鄕飲酒,賔入庠門鄕射,賔入序門,皆有當碑揖,則諸侯大夫士之宮皆有碑。鄭氏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隂陽。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又《檀弓》公室視豐碑。《註》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又《
【犹】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犹】《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玃屬。从犬,酋聲。《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又《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又《集韻》可止之辭也。《詩·
【撰】1. 才能:“异乎三子者之~”。 2. 写作,著书:~著。~述。~写。~文。~稿。~次(编辑、排列)。~序(撰写叙述)。~录。~集。杜~(臆造,没有根据地编造)。 3. 持,拿着:“~余辔兮高驼翔”。 4. 指天地阴阳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撰】《唐韻》雛莞切《集韻》《韻會》雛綰切《正韻》雛產切,饌上聲。具也。《增韻》造也。又則也。《易·繫辭》以體天地之撰。《朱子·本義》撰猶事也。《論語》異乎三子者之撰。又撰,述也。屬辭記事曰撰。《唐書·百官志》史館修撰掌修國史。或作篹。又《唐韻》仕免切《集韻》《韻會》《正韻》雛免切,音譔。讀若孱上聲。義同。通作譔。又作僎。又持也。《禮·曲禮》君子欠伸撰杖屨。又《集韻》《韻會》雛戀切《正韻》除戀切,音饌。義同。又集也。亦述也。《歐陽修詩》任君居太原,白首勤著撰。閉戸不求聞,忽來誰所薦。又《集韻》《韻會》《正韻》須
【钱】1. 货币:铜~。金~。银~。~票。~币。~财。~庄。~粮。 2. 费用:车~。买书的~。 3. 财物:有~有势。 4. 圆形像钱的东西:榆~。荷~。 5.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分之一。 6. 姓。
【钱】《唐韻》昨先切《集韻》財仙切《正韻》才先切,音前。《玉篇》財也。《集韻》貨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其流行無不徧也。《正字通》冶銅爲錢,易貨也。古之爲市,所有易所無,布幣金刀龜貝之法窮,錢始行。周制以商通貨,太公望立九府圜法,錢外圓而內孔方,輕重以銖。圜者爲均通也。九府者,掌財帛之官也。歷代便之。周景王鑄大錢,曰寶貨,肉好有輪郭,以勸農贍不足,百姓蒙其利。錢形似璧,故亦稱肉好。或謂肉爲邊,不知錢邊曰郭,肉在邊之中也。漢以後,大小輕重不一,名稱各殊,國家攺元必更錢,以年號爲文,輪郭如舊。紀錢制者,唐張台封
【酒钱】◎酒钱jiǔqián[tip]旧时给服务员或临时服务者的小费
【酒钱】1.饮酒或买酒的钱。汉贾谊《新书·匈奴》:“上乃幸自御此薄,使付酒钱。”宋苏轼《小儿》诗:“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红楼梦》第二回:“仔细关了城门,我们慢慢进城再谈,未为不可。於是二人起身,算还酒钱。”2.借指赏钱、小费。《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老爷又认着了一个本家,要多赏小的们几个酒钱哩。”《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将行李卸下,开发了车价酒钱,胡乱吃点晚饭,也就睡了。”瞿秋白《饿乡纪程》一:“茶房来向他们说了几句话,意思是说,今天火车到天津了,讨几个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