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九成宫(九成宫本隋仁寿宫贞观间修之以避暑因更名)

鸾鹊天书湿紫泥——九成宫(九成宫本隋仁寿宫贞观间修之以避暑因更名)

韵脚:上平十二齊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luán què tiān shū shī zǐ ní|nì

鸾鹊天书湿紫泥释义

【鸾鹊】南朝梁庾肩吾《〈书品〉序》:“波迴堕镜之鸞,楷顾雕陵之鹊。”后以“鸞鹊”指书法优美。唐李商隐《九成宫》诗:“荔支卢橘沾恩幸,鸞鹊天书湿紫泥。”

【天书】◎天书tiānshū(1)[abstruseorillegalwritingasamysticbookfromheaven]∶天上神仙写的书或信(迷信)对我来说,这本书就跟天书一样难懂(2)[abstrusewriting;illegiblewriting]∶比喻难认的文字或难懂的文章这封信字太潦草,像天书似的(3)[imperialedict]∶古代帝王的诏书

【天书】1.帝王的诏书。唐王勃《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天书屡降,手勅仍存。”宋王安石《送孙叔康赴御史府》诗:“天书下东南,趣召赴严闕。”清周亮工《宋去损以予累客死都门哭送四诗兼贻令嗣峩长》之一:“岭外天书一夜颁,河干令子泣潸潸。”2.道家称元始天尊所说之经,或托言天神所赐之书。《隋书·经籍志四》:“﹝元始天尊所説之经﹞凡八字,尽道体之奥,谓之天书。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虽诸天仙,不能省视。”《宋史·真宗纪二》:“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鴟尾上……上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

【湿】1.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度。潮~。~润。~热。~漉漉。  2. 中医学名词:~气。~邪。~泻。

【湿】〔古文〕《唐韻》他合切《集韻》《正韻》託合切,音沓。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水經注》濕水,出累頭山。一曰治水。又《廣韻》《集韻》《韻會》失入切《正韻》實執切,音與溼同。《說文》幽溼也。或作濕。又《集韻》叱入切,音蟄。濕濕,牛呞動耳貌。《詩·小雅》其耳濕濕。又鄂合切,音。濕隂,漢侯國名。又席入切,音習。與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濕。 《通雅》濕溼漯顯以形相借。《集韻》漯濕三字同。水出鴈門。○按《說文》濕水,卽禹貢孟子濟漯之漯。蓋濕乃漯本字也。後以漯爲濕,又轉以濕爲乾溼之溼。字原从糸作,不从亚。

【紫】1. 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红。~铜。~外线。~药水。  2.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用物前冠之以“紫”:~衣。~书(a.道经;b.皇帝诏书)。~诰(帝王诏令)。~台(神仙、帝王所居)。~气(祥瑞之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绶。~垣(皇宫)。~阙。~光阁。~禁城。~袍金带。  3. 姓。

【紫】《廣韻》將此切《集韻》蔣氏切,音呰。《說文》帛靑赤色。《釋名》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郉昺疏》紫,北方閒色。《又》惡紫之奪朱也。《何晏註》紫,閒色之好者。又水名。《史記·司馬相如傳》紫淵在其北。《註》文穎曰:西河穀羅縣有紫澤,其水紫色。又姓。《廣韻》出《何氏姓苑》。又同孳。《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註》紫,與孳同。柔弱之貌。漢典考證:〔《釋名》紫,疵也,非正色。正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謹照原文正色之疵改五色之疵。〔又同絮。《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

【泥】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  2. 像泥的东西: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 | 1. 涂抹:~墙。~缝儿(fèngr )。  2. 固执,死板:拘~。~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守。

【泥】《廣韻》奴低切《集韻》《韻會》《正韻》年題切,音。水名。《說文》水出北地郁郅北蠻中。又潏水之別名。《長安志》潏水,今名泥水。又江州洣水又謂之泥水。《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泥水。又水和土也。《書·禹貢》厥土惟塗泥。又汚也。《易·井卦》井泥不食。又丘名。《爾雅·釋丘》水潦所止曰泥丘。又泥中,衞邑也。《詩·邶風》胡爲乎泥中。又泥陽,縣名。《史記·酈商傳》蘇駔軍於泥陽。《前漢·地理志》北地郡有泥陽縣,王莽更曰泥隂。又弱也。《爾雅·釋獸》威夷長脊而泥。又蟲名,出東海,得水則活,失水則如泥。《杜甫詩》先拚一飮醉如泥

鸾鹊天书湿紫泥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