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词 /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梦魂惯得无拘检——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guàn dé wú mèng hún jū jiǎn

梦魂惯得无拘检释义

【惯】1. 习以为常的,积久成性的:习~。~常。~于。~例。~匪。~犯。~性。司空见~。  2. 纵容,放任:~纵。宠~。娇~。 典

【惯】《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患切,音丱。習也。又通作貫。《詩·魏風》三歲貫女。 本作摜。从手貫聲。今文作慣。

【得无】无déwú[whetherornot;perhaps;Ithink]恐怕,是不是。常和“耶”构成表推测性的疑问句若辈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典

【得无】“得亡”。亦作“行毋”。犹言能不;岂不;莫非。《论语·颜渊》:“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汉书·赵充国传》:“我告汉军先零所在,兵不往击,久留,得亡效五年时不分别人而并击我?”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客曰:‘事毕,先生作一事特戏者。’玄曰:‘君得无即欲有所见乎?’乃嗽口中饭,尽变大蜂数百,皆集客身,亦不螫人。”唐韩愈《答胡生书》:“雨不止,薪芻价益高,生远客,怀道守义,非其人不交,得无病乎?”宋岳珂《桯史·吴畏斋谢贽启》:“屡矣蹉跎,虽粗有少年之志,斐然狂简,得毋貽小子之嗤?”元房祺《<河汾诸老诗集>后序

【梦魂】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唐刘希夷《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宋晏几道《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元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别沧浪,梦魂常绕。”典

【拘检】◎拘检jūjiǎn[restrainandbecautious]检束;拘束性粗犷,无拘检

【拘检】检束;拘束。《后汉书·左雄传》:“言善不称德,论功不据实,虚诞者获誉,拘检者离毁。”唐韦应物《南园陪王卿游瞩》诗:“形跡虽拘检,世事澹无心。”宋晏几道《鹧鸪天》词:“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明陆采《怀香记·兰闺复命》:“书生拘检,这偎香倚玉,岂曾经惯?”清沉涛《<瑟榭丛谈>自序》:“顾性不耐拘检,遇事輒荡佚简易。”

梦魂惯得无拘检用户点评
tx
浅唱轻蓝

诗中的"惯得无拘检"一语,说出了灵魂在梦境中的一种旧习惯,也透露出了梦境中的一种惯常状态。若若无端的飘散,悄然无形的来往,似是久经历练的舞者般熟练得心领神会。这种“无拘检”之态,仿佛获得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力量,犹如可以自由动转的风轮一般。

2025-04-03 16:59:16
tx
SweetSunrise

"梦魂惯得无拘检",在书写形象的时候,若隐若现地透露出灵魂的飘忽无定之感,如音乐的旋律般自由自在。悠扬的词句调动了读者的灵感,引领了人至诗意的世界。在不了解作者亲历之情况下,却能清晰地把握住诗中灵魂的旅程。

2025-04-03 16:42:04
tx
柔情蜜意

骚体浓缩、意境深远。运用“梦魂”和“无拘检”这两个词,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行至末行,仍余音萦绕,唤起读者对内心深处梦境般的渴望。

2025-04-03 16:15:46
tx
隐形之翼

同时,诗句的用词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形容词“无拘检”,进一步强调了梦境中的自由与无拘束。在梦境中,一切都得以无限破茧而出,心灵的羽翼展开,逃离尘世的束缚。梦境成为人们摆脱平凡世界的出口,以追求超脱和自由。

2025-04-03 15:54:21
tx
AzureDreams

通过这句简练的诗句,作者成功地勾勒出了一个美丽而飘渺的梦境世界。

2025-04-03 15:14:18
tx
遥远的寂静

这句诗的韵律流畅且紧凑,从字句之间的押韵与平仄可见一斑。用词简洁而独特,将“梦魂”与“无拘检”这两个概念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表达出一个虚幻与自由的意境。整个诗句渲染了一个超脱尘俗的精神世界。

2025-04-03 14:55:42
tx
Fireworks

其三,此句之妙处还在于“梦魂”与“无拘检”的巧妙搭配。梦境中的心灵,逍遥自在地游走,人们完全不受限制。这种不受拘束之感,令人陶醉其中。妙在“惯得无拘检”,恰如一位经验丰富的人士独到地描述了梦中情境所给予的豪情万丈。

2025-04-03 14:20:12
tx
梦入红尘

身处梦境之中,自由自在,纵横无拘,让人忍不住心向往之。梦境不像现实世界那般束缚,让人可以放飞自我,尽享一切。诗人借此抒发了对于超脱尘俗的无限向往之情,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由与解放的梦想。

2025-04-03 14:06:51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