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入三燭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miǎo zhī sù yī cāng hǎi
【渺】1. 微小:~小。~不足道。 2. 水势辽远:浩~。~邈。~~。~然。 3. 茫茫然,看不清楚:~茫。~无人迹。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粟】1.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子。沧海一~。 2. 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 )农贵~。 3. 姓。
【粟】〔古文〕《廣韻》相玉切《集韻》《韻會》須玉切《正韻》蘇玉切,音涑。《說文》嘉穀實也。《韻會小補》粟爲陸種之首,米之有甲者。《書·禹貢》四百里粟。《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註》耡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九夫之稅粟也。屋粟,民有田不耕,所罰三夫之稅粟。閒粟,閒民無職事者所出,一夫之征粟。《爾雅·釋草註》秫謂黏粟,與穀相似,米黏。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粗大。又地名。《穀梁傳·文十年》及蘇子盟于女粟。《前漢·地理志》左馮翊屬縣粟邑。《註》莽曰粟城。《水經注》睢水,又東逕粟縣。又水名。《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沧海】◎沧海cānghǎi[deepbluesea;thesea]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沧海】1.大海。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观德》:“故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流之宗沧海也。”宋苏轼《清都谢道士真赞》:“一江春水东流,滔滔直入沧海。”明林鸿《金鸡岩僧室》诗:“夜来沧海寒,梦遶波上月。”瞿秋白《赤都心史》九:“皓月落沧海,碎影摇万里。”2.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初学记》卷六引晋张华《博物志》:“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参见“东海”。3.神话中的海岛名。《海内十洲记·沧海岛》:“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
这句诗有种令人振奋的力量,感觉在告诉我们,不管我们是再渺小,我们都有无限的可能!尽管人小,但我们依然能在浩瀚的世界中留下一点点痕迹!厉害了,诗人!
诗人真的很厉害!一句诗中的一个字都能让人思考好久!这句诗中的"渺茫海"真的太有意思了!大海广阔无垠,人类在其中简直是一粒尘埃!但是尘埃和大海同在,无论怎样渺小,都和大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我们虽然渺小,但是我们和这个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看似简单的一句诗,却蕴含了深深的哲理。或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一粟微尘,但我们仍然有权力追逐自己的梦想,不被限制!让这诗给予我们力量,摆脱自卑,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吧!就差你一点点相信自己了!
韵律紧凑而富有变化,用词简练而准确,给人以简洁干练的感觉。这种简练的表达方式适合表现出渺小感和心灵寂寞的意境。
立意独特,通过对渺小命运的抒发,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不满和对超越生活的向往。这种在渺茫间折射出人性的普遍情感,使得诗歌更具可读性和感染力。
诗中使用了反问句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深刻性和感染力。相对渺小的自己与辽阔的海,将诗歌推向了高潮。
此句“渺苍海之一粟”言简意骇,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将大海一比作渺苍之色,更使人对其景象有了新的印象。以小见大,以细微之物代表浩瀚,实属妙思。子细玄言,略见于诗人之心机矣。渺苍皆有深远之意,不可谓不伟辞也。
渺,深远众多之象;苍,广漠无垠之态。细察此语,不禁触动心灵深处。人类如同渺苍之中的一粟,不过是这无垠海洋中的一个微小存在。志士立志于此,岂不豁然开朗?以一颗谷粒赋予了大海辽阔雄伟之象,实乃作者超凡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