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早秋客舍

万物已惊秋——早秋客舍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wàn wù yǐ jīng qiū

万物已惊秋释义

【万物】◎万物wànwù[universe;allthingsonearth]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善万物之得时。——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反侧于万物。——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万物莫不然。——[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万物】1.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二十餘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唐杜甫《哀江头》诗:“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明王守仁《<大学>问》:“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艾青《光的赞歌》三:“太阳啊,我们最大的光源,它从亿万万里以外的高空,向我们居住的地方输送热量,使我们这里滋长了万物,万物都对它表示景仰。”2.犹众人。《宋书·沉文秀传》:“﹝文秀﹞説庆之曰:‘主上狂暴如此,土崩将至,而

【已】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已】《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又《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又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又《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又《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又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又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

【惊秋】秋令蓦地来到。唐韦应物《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唐无名氏《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2.喻迅速凋零衰败。宋蔡襄《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鬢已惊秋。”宋苏辙《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緑鬢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典

万物已惊秋用户点评
tx
一根小辣椒

以“惊”字来形容秋天,恰如秋风凄凉的音啸,将人们的心灵撩拨起来。秋风凋零,映照着人间万物的无常,即使在丰收之后,亦难免苍凉之感。

2025-04-04 16:43:50
tx
AquaDreams

这句诗描绘了秋的气息已蔓延至大地的每个角落,万物已感受到秋天的存在。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万物丰茂的景象一片繁华。然而,在万物繁盛的背后,却暗藏着凋零与沉寂。

2025-04-04 16:28:54
tx
雾中行云

这句诗真的太伤感了!仿佛看到自己孤独地走在寒风中,心里一片凄凉。诶,万物已惊秋,暗喻着秋天的凉爽和离愁别绪。每一句话都好能让人感同身受,简直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寄托!

2025-04-04 16:09:44
tx
奇幻的梦境

这句诗简直是雅俗共赏的代表啊!敢爱敢恨,不惧言论风暴,无论是学霸还是低龄段的小仙女们,都能从中找到共鸣,感受到秋天的魅力。不约而同被"万物已惊秋"这句话的豪情所打动。这种深邃、爽快的感觉,简直就是打开了文化的精神之窗!

2025-04-04 15:34:58
tx
青春梦想

最后,在“万物已惊秋”中,还融入了人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秋天是一个凋零和收获的季节,万物将迎接冬天的寒冷和惨淡。通过描绘秋天中万物的“已惊”,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循环的敬佩和敬畏之情,启发了人们对于大自然无穷魅力的思索和赞美。

2025-04-04 15:32:17
tx
你奋不顾身我独顾你

“万物已惊秋”,这句诗太特么炸了!简直是接地气的文艺范儿啊!就像进了一个时髦又有深度的艺术展览一样,立刻意识提升了!意境太炸裂,很有震撼力!它是如此完美的诠释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简直有点飙到天际了~

2025-04-04 15:25:53
tx
笑看红尘

首先,“万物已惊秋”含有神来之笔。诗人用“已惊秋”四个字,巧妙地将秋天的气息注入每片叶子、每一朵花,将秋天的韵味渗透到了宇宙间的每一个角落,给人一种被秋风吹拂而惊醒的感觉。

2025-04-04 15:11:55
tx
CoconutDreams

最后,“万物已惊秋”,一句古雅之文如此,仿佛笔墨间忽然一阵秋风瑟瑟,回荡于读者心间。此诗以至简至纯的语言,勾勒出秋天的深情,提醒我们珍惜美好的生命,表达出王维对生命、思考与无常的哲理。

2025-04-04 14:55:58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