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牧竖

牧竖持蓑笠——牧竖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chí suō lì mù shù

牧竖持蓑笠释义

【持】1. 拿着,握住:~笔。~枪。~牢(把稳)。  2. 遵守不变:坚~。~久。~操(保持节操)。~之以恒。  3. 主张,掌管:主~。~平。~国。~重。~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4. 对待,处理:~身(对待自己)。~盈。~胜。  5. 扶助:支~。撑~。

【持】《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又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又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又《正韻》知切,音馳。義同。又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蓑笠】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郑玄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清唐甄《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牧竖】亦作“牧竪”。牧奴;牧童。《楚辞·天问》:“有扈牧竖,云何而逢?”《汉书·刘向传》:“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宋陆游《识愧》诗:“几年羸疾卧家山,牧竪樵夫日往还。”《明史·刘基传》:“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一章:“启讨灭了有扈氏后,就罚他们作‘牧竖’(牧奴)。”

牧竖持蓑笠用户点评
tx
追梦人

“牧竖持蓑笠”这句诗简直就是老师写作业时用的字典翻来覆去找的!这是什么意思啊???

2025-04-04 16:41:15
tx
RainbowGirl

【第四段】 《牧竖持蓑笠》这句诗使用了简练而生动的描写方式,使得诗意在简约中达到了极致。牧童持蓑笠,行于田间,笠中透露出微光,与自然景色相互呼应。形象鲜明的描绘,给予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使读者着力品味文字背后的意境。与田园景色浑然一体的牧童形象,给人以深沉与清新之感,引人入胜,质朴中不乏神秘之美。

2025-04-04 16:30:37
tx
可爱虎牙ThZ

唉呀呀呀!我被这句诗的视觉冲击力给震撼到了!牧竖手持蓑笠的画面简直可以秒杀一切流量明星!超级酷炫!不过现实里有谁会这么干?难道是穿着蓑笠去开演唱会?求别这么做!

2025-04-04 16:25:13
tx
清风志

这句诗的简洁写实真是让小白我感动哭了!仿佛能看到牧童们在田间地头活蹦乱跳的模样。人真是聪明绝顶,用这些简单的词就能描绘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不愧是文学艺术啊!

2025-04-04 15:36:23
tx
SilverSurfer

牧竖持蓑笠,其中别有深意。牧竖这一形象塑造出了一种清新朴素的生活态度,与现代社会的浮躁形成鲜明对比。持蓑笠则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渴望,具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思想内涵。这句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传达出了一种人们对纯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牧竖持蓑笠,令人产生一种敬畏之情,感叹自然世界的伟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5-04-04 15:04:10
tx
云烟流水

现实生活中,人们困于物质的纠缠,往往迷失了内心的本真。而牧竖持蓑笠的形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令人产生退去尘俗纷扰的愿望。这句诗表达了鲁迅对于纯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代人生活状态的批判。牧竖不仅成了一种理想化的形象,更成了一种精神的寄托和追求。

2025-04-04 14:51:55
tx
时光倒流

我对这句诗的理解就倒垃圾桶里了,完全没有感觉!太让人迷茫了!怎么这么拗口呢?写人物就这么难吗?还是我智商有问题?连找个厕所都比这句诗简单!!!

2025-04-04 14:42:41
tx
温暖的微风

牧竖持蓑笠,提醒了人们追求简朴生活的重要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渐渐淡忘了朴素生活的美好。而诗中牧竖持蓑笠的形象,给人一种对简单、纯真生活的向往,呼唤人们重新审视内心的追求,重拾内心的宁静。

2025-04-04 14:13:38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