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nǎi shàng gǔ zhī fēng guī
【乃】1. 才:今~得之。“断其喉,尽其肉,~去”。 2. 是,为:~大丈夫也。 3. 竟:~至如此。 4. 于是,就:“因山势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时”。 5. 你,你的:~父。~兄。“家祭无忘告~翁”。
【上古】hànggǔ[ancienttimes]较早的古代,中国多指商周秦汉这个时期
【上古】。《易·繫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唐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诗:“上古葛天民,不貽黄屋忧。”元李冶《敬斋古今黈》卷五:“前人论三古各别,从所见者言之,故不同。然以吾身从今日观之,则洪荒太极也,不得以古今命名,大抵自羲、农至尧、舜为上古。”杨朔《征尘》:“一阵风,一阵土,等我再勉强睁开眼,前面是一片滚滚的黄尘,我似乎跌进上古的洪荒时代。”2.较早的古代。我国史学界在中国历史分期上,多称商、周、秦、汉时代为上古。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风规】品格。《宋书·张敷传》:“司徒故左长史张敷,贞心简立,幼树风规。”唐白居易《除孔戣等官判》:“驾部郎中薛存诚:廉洁直方,饰以词藻;中立不倚,介然风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邱军门致浙抚书谓扫荡鲸鯢,肃清海甸,总是大快事,不必计较功伐。真名将风规也。”2.指文艺作品的风格。宋苏辙《吴冲卿夫人秦国挽词》之二:“《雅》《颂》成章早,《春秋》发论长。风规留叔向,文采似中郎。”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金陵南唐画手》:“金陵艾宣,工画花竹翎毛,孤标雅致,别是风规。”3.风纪法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