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平三鍾
平仄:平 平 仄 平
拼音: yú wǔ 1 pài
【于】1. 介词(a.在,如“生~北京”;b.到,如“荣誉归~老师”;c.对,如“勤~学习”;d.向,如“出~自愿”;e.给,如“问道~盲”;f.自,从,如“取之~民”;g.表比较,如“重~泰山”;h.表被动,如“限~水平”)。 2.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3. 姓。
【于】《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音迂。《爾雅·釋詁》于,曰也。又往也。《書·大誥》民獻有十夫,予翼以于。《詩·小雅》王于出征。又《儀禮·士冠禮》宜之于假。《註》于,猶爲也。宜之見爲大矣。又《聘禮》賄在聘于賄。《註》于讀曰爲。言當視賓之禮,而爲之財也。又《司馬相如·長門賦敘》因于解悲愁之辭。又未定之辭。《公羊傳·僖二十八年》歸于者何。歸于者,罪未定也。又行貌。《韓愈·上宰相書》于于焉而來矣。又于于,自足貌。《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又鐘兩口之閒曰于。《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兩欒
【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峰】1. 高而尖的山头:山~。~巅。~峦。高~。险~。 2. 形状像山峰的东西:驼~。浪~。 3. 最高处:登~造极。~年(自然界中某种活动达到高峰的年度)。 网
【峰】《集韻》同峯。
【派】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 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 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 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 5. 指摘:~不是。 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
【派】《廣韻》匹卦切《集韻》《韻會》普卦切,音。《說文》別水也。一曰水分流也。《左思·吳都賦》百川派別,歸海而會。又《博雅》水自汾出爲派。又《集韻》卜卦切,音。谷名,在安邑。又莫獲切,音麥。泉潛通也。又《韻補》叶滂佩切,音配。《歐陽修·病暑賦》覽星辰之浮沒,視日月之隂蔽。披閶闔之淸風,飮黃流之巨派。又叶普駕切,音怕。《呂溫勳臣贊》河出昆侖,來潤中夏。連山合沓,橫擁其派。 或作泒,非。泒音孤,水名。漢典考證:〔《博雅》水自分出爲派。〕 謹照原文分改汾。 考證:〔《博雅》水自分出爲派。〕 謹照原文分改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