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二十三旱
平仄:平 平 平 平
拼音: gě yīn|yìn xiū yú qín
【笴】1. 箭杆。 2. 弓材。 3. 器物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4. 量词,用于有杆的东西:“一骑马一~枪。” 5. 笋制品。
【笴】《廣韻》古我切《集韻》《韻會》賈我切《正韻》嘉我切,音哿。箭幹也。又《集韻》《韻會》《正韻》古老切,音杲。《周禮·冬官考工記》妢胡之笴。《註》讀爲稾。古文假借字。又《正韻》古旱切,音稈。義同。又《玉篇》公但切《類篇》居案切。義同。又地名。《李白詩》明月白笴陂。
【荫】◎ 林木遮住日光所成的阴影:树~。 | ◎ 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荫】《唐韻》《集韻》《韻會》於禁切,音廕。《說文》草隂地。《徐曰》草所庇也。《荀子·勸學篇》樹成蔭而衆鳥息焉。《呂氏春秋》松柏成而塗之人已蔭矣。又日景也。《左傳·昭元年》趙孟視蔭。又通廕。《左傳·文九年》本根無所庇廕。又《韻會》通作隂。《詩·大雅》旣之隂女。又《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註》音同蔭。《杜云》所茠蔭之處。古字借用。又《集韻》於金切,音隂。草木蔭翳也。《班固·西都賦》茂樹蔭蔚。 或作。
【修】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 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剪。 4. 兴建,建造:~建。~筑。 5. 编纂,撰写:~书。~史。~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 7. 长(cháng ),高:~长。 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 9. 姓。
【修】《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音羞。飭也。又飾也,葺理也。《書·禹貢》六府孔修。又古之聞人曰前修。《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又《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蹇修,古良媒。又姓。漢屯騎校尉修炳。又長也。《詩·小雅》四牡修廣。又與卣通。《周禮·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又叶詢趨切,音須。《陸機·感丘賦》姸蚩混而爲一兮,孰云識其所修。必眇世以遠覽兮,夫何殉以區區。漢典考證:〔《周禮·冬官考
【鱼】1.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虾。~虫。~网。~跃。~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雁(书信,信息)。~米乡。~尾纹。~目混珠。~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2. 姓。
【鱼】〔古文〕《唐韻》語居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居切,御平聲。《說文》本作,水蟲也。象形,與燕尾相似。《註》徐鍇曰:下火象尾而已,非水火之火。《韻會》隷省作魚。《易·中孚》豚魚吉。《註》魚者,蟲之隱者也。《儀禮·有司徹》魚。《註》魚無足翼。《史記·周本紀》白魚躍入王舟中。《註》馬融曰: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又蠹魚,亦名衣魚,本草生,久藏衣帛及書紙中。又《詩·小雅》象弭魚服。《傳》魚服,魚皮。《陸璣疏》魚服,魚獸之皮也。似猪,東海有之。一名魚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靑,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又《唐書·車服志》
【禽】1. 鸟、兽的总称:五~戏。 2. 特指鸟类:家~。飞~走兽。 3. 古通“擒”:“不~二毛。” 4. 姓。
【禽】〔古文〕《唐韻》《集韻》巨今切《韻會》《正韻》渠今切,音琴。《爾雅·釋鳥》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白虎通》禽,鳥獸總名,言爲人禽制也。《孔穎達云》王用三驅失前禽,則驅走者亦曰禽。《于越志》臨川吳澄問東隅吳正道禽獸二字,正道曰:禽卽獸也。曰:兩翼爲禽,四足爲獸,何以言。曰:禮不云乎,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又《韻會》鳥獸未孕曰禽。又戰勝執獲曰禽。《左傳·僖三十三年》外僕髠屯禽之以獻。通作擒。又姓。《左傳》魯大夫禽鄭。《高士傳》禽慶。又叶渠容切,音窮。《易林》吉日車攻,田弋獲禽。宣王飮酒,以告嘉功。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