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平仄:平 仄 平 平
拼音: qín yù zhī yīn
【琴】1.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瑟。~曲。~师。~意。抚~。~棋书画。 2. 某些乐器的统称:钢~。月~。胡~。口~。竖~。小提~。~书(曲艺的一种)。弹~。
【琴】〔古文〕珡《唐韻》巨今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音靲。《說文》本作珡,禁也。象形。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絃。周加二絃。《徐曰》君子所以自禁制也。《白虎通》琴以禁制淫邪,正人心也。《琴論》伏羲氏削桐爲琴,面圓法天,底方象地,龍池八寸通八風,鳳池四寸合四氣。琴長三尺六寸,象三百六十日。廣六寸,象六合。前廣後狹,象尊也。上圓下方,法天地也。五絃象五行,大絃爲君,小絃爲臣,文武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禮圖》琴第一絃爲宮,次商角羽徵,次少宮,次少商。琴有絃有徽,有首有尾,有脣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
【遇】1. 相逢,会面,碰到:~到。~见。~事。奇~。遭~。境~。 2. 机会:机~。际~。知~。 3. 对待,款待:待~。冷~。 4. 姓。
【遇】〔古文〕《唐韻》牛具切《集韻》《韻會》元具切《等韻》魚具切,音寓。《玉篇》見也,道路相逢也。《廣韻》不期而會也。《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穀梁傳》不期而會曰遇。《禮·曲禮》諸侯未及期相見曰遇。《註》未及期,在期日之前也。《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冬見曰遇。《註》偶也,欲其若不期而偶至也。又待也,接也。《前漢·季布傳》遇人恭謹。又《蒯通傳》漢王遇我厚。又合也。《前漢·揚雄傳》七十說而不遇。又姓。《風俗通》漢有遇冲,爲河內太守。又《字彙補》五口切,與偶同。《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勝高。又《集韻》
【知音】◎知音zhīyīn(1)[afriendkeenlyappreciativeofone’stalents]∶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2)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3)[intimatefriend;bosomfriend]∶知心朋友
【知音】1.通晓音律。《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汉桓谭《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宋周邦彦《意难忘》词:“知音见説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僖宗皇帝,妙选天下知音女子,入宫供奉。”2.《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峩峩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徐
首句“琴遇知音”,笔者以琴遇知音为象征,抒发了对音乐能连结知音之情之喜悦之意。此言好似喜鹊遇春,彩蝶投花之能引动人心。琴与知音,相得益彰,演奏者投机合作,如鱼得水,悦耳动听。固此句犹如人生之一大幸事也。
“音律相悦,心意相通”,此句表达出琴与知音之间相互赏识的奇妙之处。音律相悦,喻琴与知音间音韵和谐,得心应手;心意相通,则是琴与知音的心灵契合之意,思想情感相通,相互滋养。此情此景,似春意盎然,暖意满怀。
《琴遇知音》一诗,气韵恢弘,豪情万丈。作者以琴喻人生,寓意深远。琴者,乃古之音乐艺术也。知音者,才子佳人以合欢者也。既以音乐之乐为喻,又以知音之交为象,使人对此颇生思考。
“高山流水共徽音”,此句巧妙地将高山流水与音乐融为一体。高山流水,山峰水潺,意象磅礴大气;徽音,音乐技巧之意。二者共喻,将琴与知音之交比喻为意气相投,技艺相辅之境。此情此景,如醉如痴,令人陶醉其中。眼前不禁浮现出美妙旋律与壮丽山水交相辉映的壮观景象。
“琴相知,音相惜”,此句更是强调了琴与知音之间的深厚情感。琴相知,意谓琴与知音之间相互了解。音相惜,则是指对琴与知音音乐才华的崇敬之心。可见,只有真正懂得琴的人,才能珍惜知音。此刻,仿佛置身音乐殿堂,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