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zhèng|zhēng dào qún chāng jué
【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正】〔古文〕《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又朼載也。《周禮·夏
【盗】1.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窃。~贼。~伐。~掘。~运。~卖。~用。~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2.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强~。窃国大~。
【盗】〔古文〕《唐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導。《說文》私利物也。《易·說卦》坎爲盜。《疏》取水行潛,竊如盜賊也。《左傳·文十八年》竊賄爲盜,盜器爲姦。《周禮·秋官》司隸帥其民而搏盜賊。《詩·小雅》君子信盜,亂是用暴。《傳》盜,逃也。《風俗通》言其晝伏夜奔,逃避人也。又《正字通》凡隂私自利者皆謂之盜。《穀梁傳·哀四年》春秋有三盜,微殺大夫,謂之盜。非所取而取之,謂之盜。辟中國之正道以襲利,謂之盜。又泉名。《後漢·郡國志》徐州有盜泉。《說苑》水名盜泉,孔子不飲,醜其名也。又星名。《宋史·天
【群】1. 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岛。~山。~书。~芳。~居。~落(luò)。~集。~雕。~蚁附膻(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追逐私利)。 2. 众人:~众。~情。~雄。~策~力。~威~胆。 3. 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一~孩子。
【群】《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猖獗】◎猖獗chāngjué(1)[unbridledviolence;rampant]∶凶恶而放肆外受流言,沉迷猖獗。——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旧时中国猖獗多年的天花,后来灭迹了(2)[fail]∶失败;倾覆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三国志·诸葛亮传》
【猖獗】亦作“猖蹶”。1.任意横行。汉贾谊《新书·俗激》:“今世以侈靡相竞,而上无制度……其餘猖蹶而趋之者,乃豕羊驱而往。”一本作“猖獗”。《北齐书·儒林传·孙灵晖》:“﹝南阳王﹞绰所为猖蹷,灵暉唯默默忧顇,不能諫止。”《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郭沫若《芍药及其他·小麻猫》:“小麻猫失掉,隔不一星期光景,老鼠又猖獗了起来。”2.犹凶猛。宋沉辽《南岩导师赞》:“復有戾虎,咆哮猖獗。师不为骇,虎亦驯率。”清李渔《闲情偶寄·饮馔·肉食》:“虎不食醉人,非不食也,因其醉势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