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词 / 括水调歌

壬戌之秋——括水调歌

韵脚:下平十八尤

平仄:平 平 平

拼音: rén xū zhī qiū

壬戌之秋释义

【壬】1. 天干的第九位,用作顺序第九的代称。  2. 〔~人〕巧言谄媚的人。  3. 姓。

【壬】《廣韻》《集韻》《韻會》如林切《正韻》如深切,音任。《說文》壬位,北方也。《爾雅·釋歲》太歲在壬曰黓,月在壬曰終。《淮南子·時則訓》戌在壬曰黓。《史記·律書》壬之爲言任也。言陽氣任養萬物于下也。《前漢·律歷志》懷妊于壬。《抱朴子·雜應卷》立夏,佩六壬六癸之符。又大六壬數,近世尚之。又《爾雅·釋訓》佞也。《書·臯陶謨》巧言令色孔壬。又大也。《詩·小雅》百禮旣至,有壬有林。又與任同。負也。○按本義先有壬癸之壬,借爲負壬懷壬字。又从人作任,从女作妊以別之。黓原字从戈。黓,伭黓。

【戌】1. 地支的第十一位,属狗。  2. 用于计时:~时(下午七点至九点)。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秋】1.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高气爽。  2.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  3. 指一年:千~万代。  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5. 姓。  6.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秋】〔古文〕龝《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又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又《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又《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又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又四秋。《管子·輕重

壬戌之秋用户点评
tx
任我行

壬戌之秋,诗人杜甫用简短而寓意深远的几个字,勾勒出了一个充满哀怨和思考的画卷。这句诗引发现代读者对历史和命运的深刻思索。在如今社会的瞬息万变中,我们亦需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壬戌之秋,永远是一段令人伤痛回味的往昔。

2024-11-09 16:45:59
tx
流浪之心

虽然壬戌之秋带给人们浓厚的忧伤之感,然而亦映射出人生的无常与无奈。诗人所表达的感慨正是命运的不可掌控,无论是家国兴亡还是个人命运,皆如此。壬戌之秋,恰似人生岁月中的一个转折点,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

2024-11-09 15:57:25
tx
错乱也寂静

曲折悠长,似指天河之曲流,点明一段历史的坎坷。壬戌年,皓月当空,悠悠寒露沐浴大地,而秋意更浓。昔日的辉煌消逝殆尽,如诗人笔下那轮残月,带给人们无尽的怀念之情。

2024-11-09 15:52:15
tx
温暖的微笑

壬戌之秋这个意象,给人一种凄凉和萧瑟的感觉,仿佛诗人的心情经受了岁月的洗礼和磨砺。

2024-11-09 15:29:07
tx
春风草木香

这句诗用字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修饰,使人感觉诗人言简意赅,直抒胸臆。

2024-11-09 15:22:11
tx
独一无二的你

这句诗给人的意境让人想起破败的庭院,凋谢的花朵,诗人通过这些形象来表达他内心的孤寂和忧伤,引起读者的共鸣。

2024-11-09 14:48:56
tx
细雨帘幕愁无际

壬戌之秋,是名诗人杜甫所创作的一句诗句。此句以其深刻而凄美的意境,使人不禁为之动容。这五个字所蕴含的情感,凝聚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思索,令人痛彻心扉。

2024-11-09 14:42:27
tx
飞行的小鸟

壬戌之秋,包含着时代的变迁与人生的起伏。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悲叹。尤其是这个壬戌年,意味随之而来的是巨变的到来,诗人对此深感不安,仿佛预知到家国沉浮之事。

2024-11-09 14:29:29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