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诗 / 长干送别

十千囊尽敝貂裘——长干送别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í qiān náng|nāng jìn|jǐn bì diāo qiú

十千囊尽敝貂裘释义

【十千】多。《诗·小雅·甫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朱熹集传:“十千,谓一成之田。地方十里,为九万亩,而以其万亩为公田。”此指万亩。《诗·周颂·噫嘻》:“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朱熹集传:“万人为耦而并耕也。”此指万人。三国魏曹植《名都篇》诗:“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唐王维《少年行》之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元张翥《腊月饮赵氏亭》诗:“賸买十千燕市酒,闲听二八越孃歌。”此皆指万钱。

【囊】1. 口袋:药~。探~取物。~空如洗。~括。  2. 〔~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  3. 像口袋的东西:胆~。胶~。~肿。 | 1. 〔~膪〕猪的乳部肥而松软的肉。  2. 〔~揣〕a.虚弱,懦弱;b.同“囊膪”。

【囊】〔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奴當切,音瀼。《說文》橐也。从橐省,襄省聲。《詩·大雅》于橐于囊。《傳》小曰橐,大曰囊。《集韻》一曰有底曰囊,無底曰橐。又《史記·鼂錯傳》太子家號曰智囊。又《宋玉·風賦》盛怒於土囊之口。《註》土囊,大穴也。又《莊子·在宥篇》乃始臠卷傖囊,而亂天下也。《註》傖囊猶搶攘。又姓。《春秋·定四年》楚囊瓦出奔鄭。又《正字通》六朝人作隱囊,柔軟可倚。《王維詩》不學城東遊俠兒,隱囊紗帽坐彈碁。又米囊,楊花別名,見容齋隨筆。又《漢官儀》凡表章皆皁囊封事。又《晉書·郭璞傳》郭公者精卜

【尽】1.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  2.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  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  4.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 1. 极,最:~底下。  2.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量(liàng )。~管。

【尽】《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

【敝】1. 破旧,坏:~旧。~俗。~衣。~屣。~帚自珍。  2. 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人(我)。~姓。~处。~校。~国。 典

【敝】《廣韻》《集韻》《韻會》毘祭切,音幣。《說文》帗也。一曰敗衣也。《玉篇》與同。《詩·鄭風》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爲兮。又《玉篇》壞也。《易·井卦》甕敝漏。又《禮·郊特牲》冠而敝之,可也。《釋文》棄也。又《左傳·僖十年》敝於韓。《註》敝,敗也。又《左傳·襄九年》以敝楚人。《註》敝,罷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筋欲敝之敝。《疏》筋之椎打嚼齧,欲得勞敝。又姓。《廣韻》齊有敝無存。又與蔽通。《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長其畏而薄其敝。《註》敝,讀爲蔽塞之蔽,謂弓人所握持者。《疏》畏,謂柎之上下。敝,謂人所握持手

【貂裘】裘diāoqiú[martencoat]用貂的毛皮制做的衣服典

【貂裘】制成的衣裘。《淮南子·说山训》:“貂裘而杂,不若狐裘而粹。”唐薛逢《侠少年》诗:“緑眼胡鹰踏锦韝,五花騘马白貂裘。”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裘》:“服貂裘者,立风雪中,更暖于宇下;眯入目中,拭之即出,所以贵也。”清纳兰性德《于中好》词:“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典

十千囊尽敝貂裘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