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仄 平
拼音: sī huá lù kuí
【丝】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 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 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 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典
【丝】《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音思。《說文》蠶所吐也。《急就篇註》抽引精繭出緒曰絲。《書·禹貢》厥貢漆絲。《詩·召南》素絲五紽。《周禮·天官·大宰》婦化治絲枲。又《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又《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又《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 《五經文字》絲作,譌。《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zdic.net
【滑】1. 光溜,不粗涩:~溜。光~。~润。~利。 2. 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冰。~雪。~行。~翔。~梯。~坡。 3. 狡诈,不诚实:~头。狡~。~头~脑。 4. 姓。
【滑】《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八切,音猾。《說文》利也。《周禮·天官·食醫》調以滑甘。《疏》滑者,通利往來。所以調和五味。又澾也。《杜甫詩》霜濃木石滑。又州名。《舊唐書·地理志》滑州,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爲滑州。又水名。《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又《廣輿記》滑河,經滑縣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會於滑。又古國名。《左傳·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又鄭地名。《春秋·莊三年》公次子滑。又珠名。《沈懷遠·南越志》走珠之次爲滑珠。又姓,漢滑興。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忽切,音骨。亂也。《晉語》
【露葵】莼菜。战国楚宋玉《讽赋》:“炊彫胡之饭,烹露葵之羹。”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有蔡朗者讳纯,既不涉学,遂呼蓴为露葵。”王利器集解:“《古文苑》载宋玉《讽赋》:‘烹露葵之羹。’即指水产之蓴,则蔡朗所呼,不无所本。”2.冬葵。《文选·曹植<七启>》:“芳菰精粺,霜蓄露葵。”张铣注:“蓄,菜名,此物与葵宜於霜露之时。”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葵》:“古人採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今人呼为滑菜……古者葵为五菜之主,今人不復食之。”清方文《题宋射陵蔬枰卷》诗:“其畦歷落如楸枰,露葵霜薤长滋荣。”3.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