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平二十五寒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tái|tāi yī bō luò gěng guāng hán
【苔】◎ 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青~。~藓。~原。 | ◎ 〔舌~〕舌头上面的垢腻,由衰死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形成,观察它的颜色可以帮助论断病症。 典
【苔】《唐韻》徒哀切《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蘚也。《淮南子註》靑苔,水垢也。《陸龜蒙·苔賦》高有瓦苔,有澤葵,散岩竇者曰石髮,補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水曰陟釐。《述異記》苔,又名重錢,呼爲宣蘚,南人呼爲姤草。 《集韻》亦作菭。
【衣】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 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 3.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4. 姓。
【剥落】ōluò[peeloff;betripped]物体表面的覆盖物成片地脱落
【剥落】。《汉书·五行志中下下》:“今十月也,李梅当剥落,今反华实,近草妖也。”唐李白《襄阳歌》:“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上边佛像也剥落破碎,不成模样。”钱锺书《围城》五:“只见剥落的白粉壁上歪歪斜斜地写着淡墨字。”2.流落。唐韩偓《海山记》:“目断平野,千里无烟,万民剥落,莫保朝昏。”3.谓免去官职。《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邕素负美名,频被贬斥,皆以邕能文养士,贾生、信陵之流,执事忌胜,剥落在外。”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一折:“小二哥,你好乔,听的得了官,
【耿光】;光辉;光荣。《书·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孔传:“能使四夷宾服,所以见祖之光明,扬父之大业。”唐李白《明堂赋》:“遵先轨以继作兮,扬列圣之耿光。”宋王安石《双庙》诗:“就死得处所,至今犹耿光。”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盖中国今日,亦颇思歷举前有之耿光,特未能言,则姑曰左邻已奴,右邻且死,择亡国而较量之,冀自显其佳胜。”郭沫若《红花岗》诗:“冬来我謁红花岗,烈士陵园溢耿光。”汉
【寒】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2. 害怕:~心。 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寒】〔古文〕《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韓。《說文》東也。本作。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又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又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