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诗 / 送冯判官之昌国

屠杀小民如有仇——送冯判官之昌国

韵脚:下平十八尤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yǒu|yòu rú 2|2 tú shā xiǎo mín

屠杀小民如有仇释义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如】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4. 到,往:~厕。  5. 假若,假设:~果。~若。假~。  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7. 与,和:“公~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

【仇】◎ 深切的怨恨:~敌。~恨。~视。疾恶如~。同~敌忾(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 1. 古同“逑”,匹配。  2. 姓。 典

【仇】《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匹也。匡衡引《詩》:君子好仇。同逑。《爾雅·釋詁》仇,合也。《註》謂對合也。又怨敵也。《詩·秦風》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左傳·桓二年》師服曰: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又讐也。《史記·留侯世家》張良爲韓報仇。又《爾雅·釋訓》仇仇,敖敖,傲也。《詩·小雅》執我仇仇。《傳》猶謷謷也。又《釋名》仇,矛讐也。所伐則平,如討仇讐也。又姓。宋大夫仇牧。又章仇,複姓。隋有章仇太翼。又《集韻》恭於切《正韻》斤於切。同。《詩·小雅》賔載手仇。《註》以手挹酒也。又《韻補》叶渠之切

【屠杀】◎屠杀túshā[slaughter;massacre;massmurder;massslaughter;batcher]血腥、野蛮地大批残杀;宰杀

【屠杀】1.宰杀。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会稽俗多淫祀》:“律:不得屠杀少齿。”《魏书·肃宗孝明帝纪》:“减膳撤悬,禁止屠杀。”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譬犹屠杀牛羊,刳臠鱼鱉以为膳羞,食者甚美,见食者甚苦。”2.指大批残杀。宋岳飞《奏乞出师札子》:“不遂前功,致使战地陷伪,忠义之人,旋被屠杀。”清唐甄《潜书·全学》:“盖自秦以来,屠杀二千餘年,不可究止。”陈毅《赣南游击词》:“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

【小民】omín[commonpeople]普通人民群众;平民百姓小民闻当去。——清·张廷玉《明史》小民罢市。农夫小民。——宋·苏轼《教战守》

【小民】。《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宋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富民皆争藏穀,小民无所得食。”《镜花缘》第十二回:“小民无知,往往为其所愚,莫不被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你们要的是升官发财和小民的血,我们要的是祖国的幸福和自由。”

屠杀小民如有仇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