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qīng guī wèi yǒu
【清】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 2.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 3. 单纯不杂:~唱。~茶。 4.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 5.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6.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 7.
【规】1. 画圆等的仪器:圆~。两脚~。 2. 法则,章程,标准:~则。法~。常~。清~戒律。 3. 格局,范围:~模。 4. 相劝:~尽力。~谏。~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勉。 5. 谋划:~划。~约。
【规】《唐韻》居追切《集韻》《韻會》均窺切《正韻》居爲切,音。《說文》有法度也。《玉篇》正圜之器也。《禮·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前漢·律歷志》衡運生規,規圜生矩。《莊子·馬蹄篇》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時則訓》規者所以圜萬物也。又以法正人曰規。《書·征》官師相規。《傳》規,正也。《詩·衞風·淇奥序》武公能聽其規諫。《疏》正圜以規使依度,猶正君以禮使人德,故謂之規諫。又規,求計也。《左傳·昭二十六年》規求無度。又規避違法,以方爲圜也。《正字通》引唐書:規影徭賦。又謀度也。《禮·儒行》其規爲有如此者
【未有】èiyǒu[donothave;havenot;thereisno;bewithout]没有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未有以应。吾尚未有子。——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城门未有烧脱。——《广东军务记》
【未有】;不曾有。《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梁书·许懋传》:“且燧人以前至周之世,未有君臣,人心淳朴。”《水浒传》第二一回:“﹝宋江﹞在这里做押司,只是客居……敢怕是未有家室。”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然笔能杀人,犹有或知之者;至笔之杀之较刀之杀人,其快其兇,更加百倍,则未有能知之而明言以诫世者。”2.谓尚未成形。《史记·律书》:“圣人知天地识之别,故从有以至未有,以得细若气,微若声。”张守节正义:“从有,谓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