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诗 / 和归去来词

悟荣名之取憎兮——和归去来词

韵脚:上平十二齊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wù xī zhī róng míng qǔ zēng

悟荣名之取憎兮释义

【悟】◎ 理解,明白,觉醒:醒~。领~。参(cān)~。感~。觉~。大彻大~。

【悟】〔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誤。《說文》覺也。从心吾聲。《困知記》無所覺之謂迷,有所覺之謂悟。又啓發人曰悟。《崔駟達旨》唐睢華顚以悟秦。又通作寤。《史記·項羽傳贊》尙不覺悟。

【兮】◎ 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荣名】óngmíng[glory;goodname]荣誉;美名死有遗业,生有荣名。——《淮南子·务修训》

【荣名】名。《战国策·齐策四》:“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唐韦应物《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诗:“世道良自退,荣名亦空虚。”宋司马光《赠邵兴宗》诗:“颜回在陋巷,藜藿甘盘餐……当时岂不穷,至今荣名存。”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我愿奉还‘曾经研究过他国文学’的荣名。”

【取憎】招致憎恶。《左传·昭公十六年》:“吾子何爱於一环,其以取憎于大国也。”汉徐干《中论·考伪》:“昔卫公孟多行无礼,取憎於国人。”

悟荣名之取憎兮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