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去六至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4 1|1 xì gēn běn
【悴】1. 忧伤:“人力雕残,百姓愁~”。 2. 衰弱,疲萎:憔~。~容。
【悴】《唐韻》《集韻》《韻會》秦醉切,音萃。與顇通。《說文》憂也。从心卒聲。《楚辭·漁父》顏色憔悴。又《集韻》徐醉切,音遂。《廣雅》困悴也。又《集韻》昨律切,音崒。憂也。《劉向·九歎》覽屈氏之離騷兮,心哀哀而拂鬱。聲嗷嗷以寂寥兮,顧僕夫之憔悴。 俗作忰。
【思】1. 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 2. 想念,挂念:~念。~恋。相~。 3. 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 4. 姓。 | ◎ 〔于~〕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者如故矣”。
【思】〔古文〕恖《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息移切,音司。《說文》睿也。《書·洪範》思曰睿。《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又願也。《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又語巳辭。《詩·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語起辭。《詩·大雅》思齊太任。又《魯頌》思樂泮水。又《諡法》謀慮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又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又悲也。《詩·小雅》思泣
【细】1. 颗粒小的,与“粗”相对:~沙。~面。~屑。 2. 长条东西直径小的:~线。~丝。~眉。~水长流。 3. 精致的:~瓷。~布。~工。~活儿。 4. 声音小:嗓音~。 5. 周密详尽:仔~。精~。~致。~密。~目(详细的项目或目录)。~腻。胆大心~。 6. 微小的:~小。~微。~节。事无巨~。 7. 俭省:他过日子很~。 典
【细】《廣韻》蘇計切《集韻》《正韻》思計切,音壻。《說文》作。微也。《類篇》隷作細。《玉篇》小也。《書·旅獒》不矜細行。《註》輕忽小物。《左傳·襄二十九年》其細已甚。《註》譏其煩碎。又《北史·源思禮傳》何必大子細也。
【根本】ēnběn[root]比喻事物的本源、根基两种教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水、土是农业的根本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说,并没有超出宋儒理学。——《事事关心》◎根本gēnběn[basic;fundamental]基础或本质根本原因根本的基础学科,就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物理,加上作科学技术工具的数学。——《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根本gēnběn(1)[atall]∶完全我根本就不赞成你的主张(2)[simply]∶简直;从来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这种事我根本
【根本】的根干。宋梅尧臣《送孙曼卿赴举》诗:“欲变明年花,曾不根本移。”明叶子奇《草木子·杂俎》:“枝叶之枯,必在根本。”鲁迅《野草·题辞》:“根本不深,花叶不美。”2.事物的根源,基础,最主要的部分。《韩非子·解老》:“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致圽身。”宋苏轼《乞留顾状》:“给事中顾临,资性方正,学有根本。”《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不如回去商议置买些田产,做了根本,将餘下的再出来运算。”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