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五旨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shuǐ wén xī dòng tíng
【水】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 2. 河流:汉~。湘~。 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4. 液汁:~笔。墨~。 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 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 7. 姓。
【水】《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稅上聲。《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
【闻】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3. 出名,有名望:~人。~达。 4. 名声:令~(好名声)。丑~。 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6. 姓。
【闻】〔古文〕《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又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又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又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又《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
【昔】1. 以前,从前:~者。~人。往~。今~对比。 2. 古同“夕”,夜。
【昔】漢典考證:〔《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其塡溝壑。〕 謹照原詩憂其改憂在。 ()《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考證:〔《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其塡溝壑。〕 謹照原詩憂其改憂在。 ()《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
【洞庭】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成玄英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太湖之洞庭也。”三国魏曹植《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宋苏轼《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2.湖名。即洞庭湖。《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渚、江南。”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莪州公诗》:“洞庭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洞庭湖”。3.湖名。太湖的别名。《文选·左思
让我们想象一下,昔日洞庭之水如诗如画的景象: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白鹭翩翩起舞,荷花争妍斗艳,山峦倒映于水中,如诗如画,美得令人流连忘返。但时光荏苒,如今的洞庭之水已有巨变。那澄澈明净的湖水逐渐褪去了往日的美丽,仿佛掩映着无数遗憾。
这诗画面感超强,一下子让我觉得自己就在洞庭湖上漂流,感受那湖光山色的美景!简直是在我脑海中播放了一部惊险又浪漫的电影啊!
而且这句诗的开头就直接勾起了我的兴趣,让我想去一探究竟!这种引起好奇心的技巧可谓是高级操作!
今年夏季,笔者乘船巡游洞庭湖,才见到了洞庭之水的变迁。浩渺的湖泊,让人为之心驰神往。回想起昔日听闻洞庭之水的美景,令人倍感惋惜。这首诗点破了洞庭之水的千古之美,同时也勾起了人们对往昔辉煌的无限思绪。
诗人以钟陵之东为开篇,点出洞庭山水的胜景。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有如天然画卷般展现在我们眼前。此句诗触动我心灵深处,令人不禁为之倾倒。
昔闻洞庭水,今观川壑亦可怡。古人笔力之雄厚,使得此诗显得婉约风流。作者以洞庭水为切入点,展现出自然景色的优美,同时也展示出了自己对江陵地域的深厚感情。
“洞庭”这个名字让人心生向往,因为洞庭湖地处于秀美的南岳衡阳与江南明都吴中的交界处。洞庭之水因其千姿百态而引人入胜。洞庭湖水,自渊而清,自积而盈,自浑而清。这种变化万千的特质恰似浓墨重彩的绘画,犹如一座美丽的镜子映照着天地。
从作者的“昔闻”之句入手,读者犹如穿越时空,亲眼目睹洞庭水的壮丽景观。洞庭湖的波光粼粼,与钟陵之东交相辉映,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