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诗 /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徐徐向伊道——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韵脚:上三十二晧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4 dào yī xú xú

徐徐向伊道释义

【向】1. 对着,朝着,与“背”相对:~背(bèi )。~北。  2. 目标,意志所趋:志~。方~。  3. 偏袒,袒护:偏~。  4. 近,临:~晚。秋天漠漠~昏黑。  5. 从前:~日。~者。  6. 从开始到现在:~例。一~。  7. 姓。

【道】1. 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  2. 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  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  4. 方法,办法,技术:门~。医~。  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观(guàn )。~士。~姑。~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门。一贯~。  8. 说,讲:~白。常言~。能说会~。  9. 用

【道】〔古文〕衟《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又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又《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又當道,草名。《博雅

【伊】1. 彼,他,她:~说。~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2. 文言助词:下车~始。~谁之力?~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3. 姓。

【伊】〔古文〕《唐韻》於脂切《集韻》於夷切《韻會》幺夷切《正韻》於宜切,音蛜。彼也。《詩·秦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又發語辭。《詩·邶風》伊余來墍。又《小雅》伊誰云從。又維也。《儀禮·士冠禮》嘉薦伊脯。《揚雄·河東賦》伊年暮春,將瘞后土,禮靈祇。《註》師古曰:伊,是也。又鬰伊,不舒貌。《後漢·崔寔傳》智士鬰伊於下。與噫通。又吾伊,讀書聲。《黃庭堅詩》北窻讀書聲吾伊。俗作吚。又伊威,委黍也。《詩·豳風》伊威在室。《陸璣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婦,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如白魚者是也。又姓。又州名。本伊吾盧,地在燉煌大

【徐徐】徐xúxú(1)[slowly]∶速度或节奏缓慢地红旗徐徐升起徐徐更谓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withslowanddignifiedsteps]∶以缓慢而尊严的步伐徐徐而来汉

【徐徐】迟缓;缓慢。《易·困》:“来徐徐,困於金车。”高亨注:“徐徐,迟缓也。”汉桓宽《盐铁论·国疾》:“夫辩国家之政事,论执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此乎?”前蜀李珣《女冠子》词:“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刘阮今何处,絶来书。”杨朔《泰山极顶》:“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这幅画到现在才完全展开,露出画卷最精彩的部分。”2.安稳貌;宽舒貌。《庄子·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徐徐,安稳貌。”成玄英疏:“徐徐,宽缓之貌。”唐萧颖士《江有枫》诗之五:

徐徐向伊道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