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仄
拼音: yáng liǔ
【杨柳】◎杨柳yángliǔ(1)[poplarandwillow]∶杨树和柳树的合称(2)[willow]∶专指柳树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3)古曲名,即“折杨柳”[atune]羌笛何须怨杨柳。——唐·王之涣《凉州词》
【杨柳】1.泛指柳树。《诗·小雅·鹿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唐温庭筠《题柳》诗:“杨柳千条拂面丝,緑烟金穗不胜收。”明杨慎《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允》诗:“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丰子恺《杨柳》:“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墻角里……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所以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2.杨树和柳树的并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柳》:“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又《尔雅》云:‘杨,蒲柳也。旄,泽柳也。檉,河柳也。’观
观杨柳,仿佛能聆听到风的呼吸。风起时,柳树摆动,与风婉转相融,似曲似舞,情态万千。柳枝垂下,轻轻飘动,仿佛行云流水,娉婷曼舞,与周遭景物相得益彰。而绵绵思远道之感,亦在柳叶飘落时显露无疑,思绪渗透,令人处于近乡情怯之境。
那些颤抖的花丝,像一群天使在飘舞,轻盈地飞舞在空中,在微光中,我可以看见些什么?那是杨柳丝,像是嫣红色的火焰啊!
杨柳柳絮飞舞之时,其宛如梦中笔墨般的幻景,恍若群仙下凡。杨柳的柳絮如花雨般纷纷而下,丰姿婉约。其步态轻盈柔弱,仿佛云轻风款,曼妙维妙。观望柳絮飘飞于空中,宛如片片白莲,水中水下,悠然自得。备感心旷神怡之景,令人忘却尘世纷纷。杨柳青青,柳絮萦绕,梦里烟火欲生。
瞿秋白曾说过:“诗者,如同短剑,要比白刃尖。”这样一首短小精悍的诗,总能给人以悠然遐想。读完《杨柳》的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杨柳丛上,感受到了春风拂面的轻柔和灵动。这是鲁迅先生所倡导的“痛苦感受生活”的生动写照。
杨柳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既有自身的姿态之美,又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赞美和痴迷之情。当我们欣赏杨柳时,不仅仅是在欣赏一种美丽的风景,更是在感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无尽魅力。杨柳悠悠,伴着吟诗作赋的文人,将其美丽写入诗篇,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杨柳娇柔地低头着,细细的叶片轻轻拂过了我的肌肤,仿佛触碰到了恋人浓醇的嘴唇一样,嗯哼,吻得好甜蜜呢!小心翼翼地啊!我可不想弄碎了你们的心呢!
然而,在这简洁的一句诗中,却蕴含了深厚的意境。诗人用“恰如柳絮因风起”这样形象的比喻,将杨柳的柔美与婀娜与四季变幻之间建立了联系。这样的意境给人以启迪,让人对自然之美有了更深的感悟。
杨柳一诗,诗意深远,想象丰富,充斥着浓郁人情。诗人凭借一句杨柳,寓意很多,给人以无限美好。杨柳既是自然之物,又是感人之景,巧妙融合在诗中,诗人一语中的。故杨柳之美,实乃文人传颂的伟大之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