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shēng yǎn yuè lín shāo
【生】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 2. 造出:~产。 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 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 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
【生】〔古文〕《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甥。《說文》進也。《玉篇》起也。《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註》生,起也。又《玉篇》產也。《博雅》人十月而生。《穀梁傳·莊二年》獨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又出也。《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註》生,猶動出也。又養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註》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又《韻會》死之對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前漢·文帝紀》
【偃月】1.横卧形的半弦月。《太平御览》卷四引汉京房《易飞候》:“正月有偃月,必有嘉主。”2.泛称半月形。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寒兰荡》:“田畛细流,入池如偃月。”3.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战国策·中山策》:“其容貌颜色,固已过絶人矣;若乃其眉目准頞权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诸侯之姬也。”鲍彪注:“偃月,额骨。”《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相工茅通见后,惊,再拜贺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4.营阵名。《新唐书·突厥传上》:“大将将兵,柄不得专,一曰为偃月,
【林梢】林木的尖端或末端。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宋米芾《画史·唐画》:“余家董源雾景横坡,全幅山骨隐显,林梢出没,意趣高古。”宋秦观《泗州东城晚望》诗:“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