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诗 / 江南新体

窈窕苹花洲——江南新体

韵脚:下平十八尤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yǎo tiǎo píng|pēng huā 1

窈窕苹花洲释义

【窈窕】◎窈窕yǎotiǎo(1)[(ofawoman)gentleandgraceful]∶[女子]文静而美好的窈窕淑女。——《诗·周南·关雎》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窈窕艳城郭。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后汉书·曹世叔妻传》(2)[(ofapalace,landscape,etc.)secluded]∶[宫室、山水]幽深的窈窕以寻壑。—&mda

【窈窕】亦作“窈窱”。1.娴静貌;美好貌。《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閒也。”《汉书·王莽传上》:“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颜师古注:“窈窕,幽闲也。”唐韩愈《送区弘南归》诗:“蜃沉海底气昇霏,彩雉野伏朝扇翬,处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隐不腓。”郭沫若《女神·梅花树下醉歌》诗:“你从你自我当中,吐露出清淡的天香,开放出窈窕的好花。”2.妖冶貌。秦李斯《谏逐客书》:“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入则乱髮坏形,出则窈窕作态

【苹】1. 〔~果〕a.落叶乔木,开白花;b.这种植物的果实,球形,红色或黄色,味甜或略酸。  2. (蘋) | ◎ 〔~萦〕回旋的样子,如“争湍~~,汨活澎濞”。

【苹】《唐韻》符眞切《正韻》毘賔切,音頻。《說文》本作。大萍也。《爾雅·釋草》萍蓱,其大者蘋。《本草集解》四葉合成一葉,如田字者,蘋也。《詩·召南》于以采蘋。《傳》古之將嫁女者,必先禮之于宗室,牲用魚,芼之以蘋藻。《箋》蘋之言賔也。《釋文》韓詩云:沈者曰蘋。《呂氏春秋》菜之美者,崑崙之蘋。《爾雅翼》蘋似槐葉,而連生淺水中,五月有華白色,故謂之白蘋。《楚辭·九章》登白蘋兮騁望。漢典考證:〔《詩·召南》于以采蘋。《疏》韓詩云,沈者曰蘋。〕 謹照原書疏改釋文。〔《呂氏春秋》海菜之美者,崑崙之蘋。〕 謹按原文海字屬上文

【花】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  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  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  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  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  7. 混

【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洲】1. 水中的陆地:沙~。~渚。  2. 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七大~。~际导弹。

【洲】《廣韻》《正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音周。《說文》水渚也。《爾雅·釋水》水中可居曰洲。又《釋名》聚也。人及鳥物所聚息之處也。《詩·周南》在河之洲。又靈洲,漢縣名,屬北地郡。又《韻補》叶專於切,音朱。《劉楨·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緹帷彌津,丹帳覆洲。 《說文》本作州,後人加水以別州縣字。

窈窕苹花洲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