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仄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íng huò zhí fǎ chǐ 1|4 1
【荧惑】◎荧惑yínghuò(1)[bewilder]∶使人迷惑;炫惑苏秦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史记·张仪列传》荧惑人心(2)[theMars]∶指火星漢
【荧惑】1.古指火星。因隐现不定,令人迷惑,故名。《吕氏春秋·制乐》:“荧惑在心。”高诱注:“荧惑,五星之一,火之精也。”《淮南子·天文训》:“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文选·扬雄<羽猎赋>》:“荧惑司命,天弧发射。”李善注引张晏曰:“荧惑法使,司命不祥。”清曹寅《赠武元朴》诗:“説与寻常推筭子,何曾荧惑在匏瓜。”2.火神名。古小说中称火德神君。唐张说《帝在潞州述圣颂》:“荧惑降精,是为天使。”《西游记》第十九回:“老君自己动鈐锤,荧惑亲身添炭屑。”3.炫惑。《逸周书·史记》:“昔者绩阳彊力四征,重丘遗之美女,
【执法】法zhífǎ(1)[enforcethelaw]∶执掌法律;行使法律权力执法不严使坏人有隙可乘(2)[apparitor]∶执行法令的官吏典
【执法】执行或执掌法令。《周礼·春官·大史》:“大丧,执法以涖劝防。”《汉书·哀帝纪》:“至今有司执法,未得其中。”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公迁侍御,僕忝起居,执法记言,连行供奉,举目相见,为欢益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我前日认是奉公执法,怎知反被奸徒所骗?”2.执法的官吏。王莽时曾改御史为“执法”。《史记·滑稽列传》:“执法在旁,御史在后。”《后汉书·伏湛传》:“﹝伏湛﹞至王莽时为绣衣执法。”李贤注:“王莽改御史曰执法。”宋苏辙《再催行役法札子》:“臣昨自蒙圣恩擢任执法,即尝首言其事。”3.星名。
【齿】1.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牙~。~腔。~髓。~龈。~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 2.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轮。锯~。梳子~儿。 3.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马~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 4. 并列:不~(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 5. 谈到,提及:~及。不足~数。 6. 触:~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齿】〔古文〕《唐韻》《廣韻》昌里切《集韻》《類篇》《韻會》醜止切《正韻》昌止切,音。《說文》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牙,牡齒也。《字彙》上曰齒。下曰牙。《顏師古·急就篇註》齒者總謂口中之骨,主齰齧者也。《周禮·秋官·小司之職》自生齒以上,登於天府。《鄭註》人生齒而體備,男八月,女七月而生齒。又《釋名》齒,始也。少長別,始乎此也。以齒食多者長也,食少者幼也。又《爾雅·釋詁》齯齒,壽也。註:齒墮更生細者。通作兒。《詩·魯頌》黃髮兒齒。又年也。又列也。《左傳·隱十一年》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齒。《杜註》齒,列也。《
【发】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2. 放,射:~射。百~百中。焕~。 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4. 散开,分散:~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6. 打开,揭露:~现。~掘。 7. 产生,出现:~生。~愤。奋~。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面。 9. 显现,显出:~病。~抖。~憷。 10. 开始动作:~动。 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
【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髮。《說文》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又《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畝之中。又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又《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又《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又《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
【张】1. 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2. 商店开业:开~。 3. 拉紧:紧~。~力。 4. 扩大,夸大:夸~。 5. 放纵,无拘束:乖~。嚣~。 6. 料理,应酬:~罗。 7. 惊惶,慌忙:~惶失措。 8. 看,望:~望。 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 11. 姓。
【张】〔古文〕弡《唐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帳平聲。《說文》施弓弦也。《禮·曲禮》張弓尚筋。《儀禮·鄕射禮》勝者執張弓。又《廣雅》大也。《詩·大雅》孔修且張。《書·康王之誥》張皇六師。又《廣雅》施也。《史記·武帝紀》張羽旗,設供具,以祀神君。又《廣韻》開也。《老子·道德經》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又《韻會》設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取酒張坐飮。又施絃曰張。《前漢·董仲舒傳》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又羅取鳥獸曰張。《周禮·秋官·冥氏》掌設弧張。《註》弧張,罿罦之屬。《後漢·王喬傳》自縣詣臺朝,輒有雙鳧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