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词 / 扬州慢

犹厌言兵——扬州慢

韵脚:下平十二庚

平仄:平 仄 平 平

拼音: yóu 4 yán bīng

犹厌言兵释义

【犹】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犹】《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玃屬。从犬,酋聲。《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又《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又《集韻》可止之辭也。《詩·

【厌】1. 嫌恶,憎恶:~恶(wù)。讨~。~倦。喜新~旧。不~其详。学而不~。  2. 满足:贪得无~。

【厌】《唐韻》於葉切《集韻》《韻會》益涉切,饜入聲。《說文》笮也。从厂,聲。《徐曰》笮,鎭也。壓也。一曰伏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將以厭衆。《前漢·杜鄴傳》折衝厭難。《註》厭者,壓也。鎭壓難,使之銷靡也。又《正韻》順從貌。《荀子·儒效篇》天下厭然猶一也。又《增韻》禳也,當也。《史記·高祖紀》於是因東游以厭之。又合也。《周禮·春官巾車》王后厭翟。《註》次其羽,使相迫也。又損也。《左傳·文二年》及晉處父盟以厭之。《註》厭猶損也。又《儀禮·鄕飮酒禮》賔厭介入門左。《註》推手曰揖,引手曰厭。《疏》引手曰厭者,以手向身引

【言】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  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  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  5. 姓。

【言】〔古文〕《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糾萬民,七曰造言之。《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

【兵】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犹厌言兵用户点评
tx
不离不弃

总体而言,这句诗简洁而有力,用词简练精准,借着形容词和双关的方式,成功地达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025-04-03 16:07:48
tx
孤独的小石头

在网络时代,口头上的战争只是一瞬间,但是真正的战争会让人民饱受苦难。犹厌言兵诗意深邃,给我们送来一个和平的呼唤! 这句诗真的太有意思了!妙啊!犹厌言兵这四个字很有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呢!

2025-04-03 16:02:39
tx
追寻梦想

使用“言”和“兵”这两个字,一语双关,点题的同时又带出了诗意的深度,给人以深思。

2025-04-03 15:27:03
tx
RainbowSmiles

说巧话非全无用,然若以此为辩,有体没有理,众人不会尊重,取笑之而已。彊于与人争辩,耐者胜,此盖愚人之言。圣人云:“己欲立人,见其立已;己欲达人,见其达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为至圣至善之道,胜过言辩。

2025-04-03 15:20:10
tx
GoldenHeart

现在的人就是喜欢把自己看成一军事评论员,一切事情都能变成战役,真是受不了!什么"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听起来好像很厉害,但实际上就是一群键盘侠在吹牛罢了。你自己跑一趟两岸对峙的现场,感受一下真正的紧张和危险,再来说这些战争词语。别以为会几个成语就了不起了,真正的智者是懂得和平和友爱的。

2025-04-03 14:52:07
tx
浅唱流年

古人云:“声尊实卑,外甚而内衰。……故道者,舍法令而致治;言者,舍辩而致宁。”言辩虽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却无法获得实质性的解决。在争辩中,各方为了赢得言辩的胜利,往往忽视了真理的追求,遗忘了解决问题的目标。

2025-04-03 14:26:29
tx
CoolBreeze

古人云:“商贾不切于耕稼,则从事言利;士师不恤于内政,则务事言功。”可见,商贾之言利,士师之言功,言之兵也。言兵者,言辩之斥也。然因争辩而引发的是利益之争,关乎个人,而非公众利益。言兵之人,睚眦必报,品行居势,实则无谋。

2025-04-03 14:18:44
tx
楼外楼

《荀子》曰:“令民者难之,故明君则言之以文、状之以理,乃至于乱言之人,使之得其所也。”言而有据、文而有理、论而有节,才能确保争辩的公平和秩序。而言兵之人恃口舌之辩,往往不顾事实和道理,哗众取宠,浮于形象而空于实质。

2025-04-03 14:01:24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