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入十八藥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4 què zhèng fǎ yǎn cáng dāng shí
【灭】1. 火熄:熄~。 2. 消失,丧失:~口。~亡。不可磨~。~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3. 淹没:~顶之灾。
【灭】〔古文〕《唐韻》亡列切《集韻》莫列切,音搣。《說文》盡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又沒也。《易·大過》過涉滅頂。又火熄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又《韻補》叶明祕切,音媚。《曹植·夏啓讚》大戰于甘,有扈以滅。威振諸侯,元功克乂。
【却】1. 退:~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退~。 2. 退还,不受:盛情难~。 3. 表示转折:我来了,他~走了。 4. 去掉:失~。了(liǎo)~。
【却】《唐韻》俗卻字。(卻)《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羌入聲。《說文》節欲也。从卩,谷聲。《增韻》止也,不受也。《孟子》卻之爲不恭。又《廣韻》退也。《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註》蘇林曰:卻謂而退之也。又《儀禮·士昏禮》啓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韻會》俗作却。又訛作。
【正法眼藏】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景德传灯录·摩诃迦叶》:“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清钱谦益《题<中州集钞>》:“如衲僧得正法眼藏,癥结开示,几於截断众流。”2.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宋朱熹《答陈同甫书》:“盖修身事君,初非二事,不可作两般看,此是千圣相传正法眼藏。”元方回《读张功父<南湖集>序》:“且如‘人生守定梅花死’,此句殊佳,何人輒用朱笔圈改,予窃谓朱笔之人未得所谓
【当时】◎当时dāngshí(1)[then;atthattime;forthemoment]∶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时当时的形式(2)[now]∶指过去发生某事的时候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宋·沈括《梦溪笔谈》人民当时给他重大荣誉◎当时dàngshí[right;immediately;rightaway;atonce]就在那个时刻;马上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当时】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韩诗外传》卷一:“臣先殿上絶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致。今幸得用於臣之义,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唐曹唐《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诗:“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词:“近来怕説当时事,结徧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田汉《江西杂咏·初访井冈山之四》:“龙潭日夜奔飞瀑,犹作当时怒吼声。”2.指当时的人们。《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秉理照物,动必研几,当时嗟服,若有神道。”李周翰注:“言既研几而为断决,则当时之人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