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
原文 注音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原文

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东。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幸承提佩宠,多愧琢磨功。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

西róngxiànbáihuán

dāngshíwàishǒufāngtōnglièjīnběicháotiānsāidōng

jiāngjīngzhènghuántóngzhēngshuòsuīchuánhànguānshàngdàiróng

xìngchéngpèichǒngduōkuìzuómogōngjuézhīwénjiàozhēngshàngguófēng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评点
张惟俭的《赋得西戎献白玉环》一诗,道出了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的景象。列土黄河河北,相望金河之地,朝天之塞在东方。张惟俭自谦身份卑微,将自己之才比作尚未琢磨成形的荆璞,与名将郑环不相提并论。虽然尊奉正统之朔,衣冠仍然带有戎装的痕迹。幸得提佩之宠,引以为傲,但却深感自己与玉石的琢磨功力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绝域之地,也知晓了文化之美……之乎者也兮。张惟俭以婉转委婉的笔触,描绘出了大唐边塞的浩渺壮丽。他以古拙的文风展示了自己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独特感悟。他用对比手法,将自身与郑环巧妙地对立起来,表达了对于自身才华的谦逊。他虽然身份卑微,但他的文化素养不输一般将领,他以“不与郑环同”来表示自己对于品质的追求。张惟俭深知外界对于戎装所持的偏见,但他并不遗憾,而是自豪。他以“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来表达对于自己独特的气质的自负。他既有文人的伶俐才情,也具备将士的威严风采。他在文化的交汇中感受到了独特的魅力,内心的深挚感触也得以凸显。这首诗的意象优美,在表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展示出了张惟俭对于自身品质追求的坚定。他的声音如同藏在黄河之北的金河一般,宛如长河之水一路流淌,在大唐边陲的土地上传唱。这是一首让人回味无穷的诗作,展现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真诚和追求,使人心生敬仰之情。之乎者也兮。繁体字:當時無外守,方物四夷通。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東。自將荊璞比,不與鄭環同。正朔雖傳漢,衣冠尚帶戎。幸承提佩寵,多愧琢磨功。絕域知文之美兮。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作者
同朝代作者
唐诗简介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出现了大批才华横溢的诗人。《唐诗》以简练自然的语言、美...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