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去十遇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jiào|jiāo zhù hū ān mǎ
【教】1. 指导,训诲:~习。~头。~正。~师。~导。管~。请~。~学相长。因材施~。 2. 使,令:风能~船走。 3. 指“宗教”:~士。~主。~皇。~堂。 4. 姓。 | ◎ 传授:~课。你~给我做。 典
【教】〔古文〕《廣韻》古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音較。《說文》作敎上所施,下所效也。《釋名》敎,效也,下所法效也。《廣韻》敎訓也。《玉篇》敎令也。《易·觀卦》聖人以神道設敎。《書·舜典》敬敷五敎在寬。《傳》布五常之敎。又《禮·王制》明七敎以興民德。《註》七敎,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賔客,朋友也。《周禮·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敎。《註》敎所以親百姓,訓五品,有虞氏五,而周十有二焉。《禮·曲禮》敎訓正俗,非禮不備。《荀子·脩身篇》以善先人謂之敎。又《蔡邕·獨斷》諸侯言曰敎。《正字通》諭告之
【住】1. 长期居留或短暂歇息:居~。~宿。~房。~户。 2. 停,止,歇下:~手。雨~了。 3. 动词的补语(a.表示稳当或牢固,如“站~”;b.表示停顿或静止,如“他愣~了”。c.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如“支持不~了”)。
【呼】1. 喊:~喊。~声。~吁。~天号(háo )地。 2. 唤,叫:~唤。~叫。~应。~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共同做坏事)。 3. 往外出气,与“吸”相对:~气。~吸。 4. 象声词:~地跳起来。 5. 姓。
【呼】〔古文〕戲《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音虍。《說文》外息也。《韻會》出息爲呼,入息爲吸。又《廣韻》喚也。又《集韻》嗚呼,歎辭。《書·五子之歌》嗚呼曷歸。又通作乎。《詩·大雅》於乎小子。又通作虖。《前漢·武帝紀》嗚虖何施而臻此與。亦作嘑。又姓。《廣韻》列仙傳有仙人呼子先,又複姓。《前漢·匈奴傳》呼衍氏。《註》師古曰:卽今鮮姓呼延者是也。又呼沱,水名。《戰國策》南有呼沱易水。又草名。《爾雅·釋草》蓫薚,馬尾。《疏》蔏,一名夜呼。又《集韻》虛交切,音虓。與詨同。吳人謂叫呼爲詨。或作嚆嘮。又《禮
【鞍马】ǎ(1)[horseandharness]∶泛指马和马具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2)[horse]∶指人骑的马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司马光《资治通鉴》(3)[horseman]∶骑马的人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4)[sidehorse;saddleandhorse]一种体育器材,形状略像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可以调整高度,用来做体操
【鞍马】。1.马和鞍子。《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其后有詔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鞌马絳衣玉具剑,欲入奏之。”古乐府《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唐殷尧藩《上巳日赠都上人》诗:“鞍马皆争丽,笙歌尽鬭奢。”《水浒传》第五十回:“前日又受他鞍马羊酒,采段金银,你如何赖得过?”2.指骑马。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六四:“假乘汧渭间,鞍马去行游。”唐杜甫《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掾曹乘逸兴,鞍马得荒林。”《水浒传》第五二回:“大官人鞍马风尘不易,初到此间,且省烦恼。”3.借指战斗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