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伯夷饿首阳——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拼音: 4 shǒu yáng bó yí

伯夷饿首阳释义

【饿】1. 肚子空,想吃东西,与“饱”相对:我不~,你吃吧!饥~。~殍(饿死的人)。  2. 使受饿:注意别~坏了。

【饿】《唐韻》《正韻》五箇切《集韻》《韻會》牛箇切,我去聲。《玉篇》飢也。《廣韻》不飽也。《禮·檀弓》昔者衞國凶飢,夫子爲粥,與國之餓者。◎按韓子飾邪篇:家有常業,雖飢不餓。淮南子說山訓:寧一月飢,毋一旬餓。以此推之,餓甚于飢也。故孟子朝不食,夕不食,兼飢餓言。

【首阳】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巔。”毛传:“首阳,山名也。”《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按,首阳山在今何地,旧说不一。《论语》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曰:“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蒲坂故城,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

【伯夷】óYí[BoYi]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现山西省永济县南)。后人称颂他们能忠于故国

【伯夷】为颛顼之师。《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郭璞注:“伯夷父,顓頊师,今氐羌其苗裔也。”《吕氏春秋·尊师》:“帝顓頊师伯夷父。”陈奇猷校释:“《汉书·古今人表》作‘柏夷亮父’,班固自注云:‘顓頊师’。案,柏、伯通。伯夷其氏……亮其名,‘父’则是男子之美称也。”一说“亮”即“夷”字之误,隶书‘夷’字或作‘夷’,与‘亮’形近。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汉书》。2.舜的臣子,齐太公的祖先。《书·舜典》:“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僉曰:‘伯夷。’”孔传:“伯夷,臣

伯夷饿首阳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