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nù 1|4 jué bó rán hóng liú
【怒】1. 生气,气愤:~色。~视。~叱。~骂。恼~。息~。 2. 气势盛:~涛。~火。心花~放。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 4.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之”。
【怒】〔古文〕《唐韻》乃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奴故切,奴去聲。《說文》恚也。《增韻》憤也。《揚子·方言》楚謂怒曰憑。憑,忍盛貌。小怒曰。言禁也。曰苛,言相苛責也。又怒,辨訟也。《周禮·地官》凡有怒者,成之。又馬之肥壯,其氣憤盈曰怒。《後漢·第五倫傳》鮮車怒馬。又奮也。《莊子·逍遙遊》怒而飛。言大鵬奮起如怒也。又《外物篇》草木怒生。言乗陽氣奮出而不可遏也。又威怒也。《禮·曲禮》急繕其怒。《註》堅勁軍之威怒也。又虎怒則威。《後漢·賈彪傳》彪字偉節,兄弟三人,而彪最優。天下稱曰:賈氏三虎,偉節最怒。又怒,東方氣
【发】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2. 放,射:~射。百~百中。焕~。 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4. 散开,分散:~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6. 打开,揭露:~现。~掘。 7. 产生,出现:~生。~愤。奋~。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面。 9. 显现,显出:~病。~抖。~憷。 10. 开始动作:~动。 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
【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髮。《說文》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又《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畝之中。又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又《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又《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又《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
【决】1. 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禹~江疏河”。 2. 堤岸被水冲开:~口。溃~。 3. 断定,拿定主意:~定。~断。~计。~然。~胜。~议。犹豫不~。 4. 一定(用在否定词前):~不后退。 5. 决定最后胜败:~赛。~战。 6. 执行死刑:处~。枪~。
【决】《玉篇》俗決字。(決)《廣韻》《集韻》《韻會》古穴切,音玦。水名。《水經》決水,出廬江雩婁縣南大別山。《注》俗名爲檀山峴,蓋大別之異名也。其水歷山委注而絡其縣,西北流逕蓼縣故城,灌水注之,故地理志曰:決水北注蓼入灌,灌水於蓼亦入決。又決決,北方水名。《山海經》龍侯之山,決決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河。又行流也。《管子·君臣下篇》決之則行,塞之則止。《左傳·襄三十一年》不如小決使道。又斷也,判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又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又以齒斷物亦曰決。《禮·曲禮》濡肉齒決,乾肉不齒決。《周
【勃然】◎勃然bórán(1)[agitatedly]∶因心情烦乱、发怒等而激动地权勃然曰。——《资治通鉴》勃然而起。——唐·柳宗元《封建论》(2)又勃然变色。(3)[vigorously]∶朝气蓬勃地,精力充沛地勃然兴起勃然奋励。——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4)[suddenly]∶突然的样子忽然出,勃然动。——《庄子·天地》
【勃然】1.突然。《庄子·天地》:“荡荡乎,忽然出,勃然动,而万物从之乎!”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失误》:“县令妇勃然入内,诸夫人不知所以,欲却回。”茅盾《春蚕》一:“他的被穷苦弄麻木了的老心里勃然又生出新的希望来了。”2.兴起貌。《庄子·知北游》:“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韩诗外传》卷八:“喻德教,举遗士,海内翕然向风。故百姓勃然咏宣王之德。”许维遹集释引郝懿行云:“勃然,兴起。《传》曰:‘兴曰勃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彊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瞿秋
【洪流】óngliú(1)[torrent]∶巨大的水流(2)[powerfulcurrent]∶像巨大的水流一样的力量时代的洪流
【洪流】的水流。战国楚宋玉《小言赋》:“析飞糠以为舆,剖粃糟以为舟,泛然投乎杯水中,淡若巨海之洪流。”唐韦应物《使云阳寄府曹》诗:“仰瞻乔树颠,见此洪流跡。”2.比喻前进中的巨大事物。秦牧《<长河浪花集>序》:“几十年,对于无穷无尽的历史洪流来说,本来只是一瞬。”